您好,百合花具观赏价值,百合的根部鳞茎可供中医药用,目前,百合在全国多地均有分布,其中湖南所产的百合以药用为主,甘肃所产的百合以食用居多,湖南隆回县盛产龙牙百合,自古就是进贡之上品,多用于汤羹御品食用,但产量特别低,市面上比较少见,从药用方面看,中医使用百合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医学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了“百合病”,而且疏方均以百合为统领之药,可见,百合的药用价值极高,食用百合的营养也较为丰富,以养阴清热,清心除烦润肺为主,具体中医药的理论认识总结如下,仅供读者借鉴。

百合性寒,清心除烦润肺,适合心肺阴虚内热的人群
中药的使用以性味功效为作用基础,一般不注重营养价值,因为中药具有寒热偏性,有的病证和体质以适用为主,例如百合药性寒凉,善于清热,体寒或者阳虚人群就不适合使用它。
百合是多年生草本,是百合科植物的鳞茎,植物形态类似大蒜,入药部位相当于蒜瓣,外形呈鳞片状,颜色洁白,食用百合泛黄,种植品的药用百合味道较淡,食用百合则有甘甜味道,野生品味苦,苦味符合沉降清热的药性特点。

百合色白入肺,味苦入心,味甘入脾,且原植物形态是白天挺拔夜间卷缩,这种现象符合人体阳气沉降的特性,故而《本草崇原》中说“百合色白属金,味甘属土,昼开夜合,应天道之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沉降的作用力量是药性寒凉的体现,善于入心肺而清心润肺,甘甜柔润的特性善于补中益气,养阴生津。
综上所述,百合性寒味苦甘,有清心除烦,润肺安神的作用,多用于心肺虚热,中气不足的病证。

《金匮要略》中记载了百合病,其发病机理就是虚火扰动心肺,心神不宁,表现为精神神志异常,或伴有行为异常,如周身不适,情绪波动较大,低落与高亢并存,心烦失眠,坐卧不安,食欲不振,头痛乏力,口舌干燥,干咳少痰,舌红苔少,尿黄口苦,虽症状较多其根本是脾胃津液不足,津液属阴,阴虚阳气热量相对亢盛,引起的虚火内生,扰动心神,多与现代医学的焦虑症相似。
百合含有脂肪,蛋白以及少量的秋水仙碱,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心肺阴虚体质可以食用,但不适合长期食用,由于药性寒凉,阳虚怕冷,腹泻便溏的人群应尽量少吃。

总结
《神农本草经》认为“百合补中益气”所以,民间有煲汤食用百合的习惯,注意要选择食用百合,不要选择药用百合,再者,百合没有补脾胃的功效,它主要是滋养脾胃津液,使津液水分向上充养心肺,改善心肺阴虚火旺的病证。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备注:大家好,我是中医朱旭阳,文中参考了中医理论著作,结合个人经验,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