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传山东寿光污染严重 网友担心“谣言伤农”

2022-01-30 20:0711860
近日,《中国经营报》刊出一则报道:有绿色蔬菜**品牌的山东寿光,出产的蔬菜其实远不够“绿色”。不仅如此,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当地土壤状况恶化严重。同日,微博认证为**寿光市委宣传部的“蔬菜之乡——寿光”,则转发了这样一条微博:“寿光是全国蔬菜的集中产区和集散地,寿光蔬菜的质量安全关系全国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了打造让全国消费者‘买的放心,吃的安心’的蔬菜生产、供应基地,寿光市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细心的网民还发现,“蔬菜之乡——寿光”还曾出现在相关新闻的评论中:“首先我们欢迎并非常感谢各地媒体记者对寿光蔬菜进行监督采访,但也请某些媒体记者不要滥用你们的权利,胡编稿件,请你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新闻。”网友担心“谣言伤农”实际上,不只是寿光官方对这则新闻颇有微词。近年来,在历经数次“谣言伤农”的事件之后,再次面对如此负面报道,一些网民显然有些担心。网民“一只飞行鱼”就在网上预言:“寿光菜要完蛋。”而另一位天津网民则写道:“不知道这篇报道又会使多少农民没饭吃,流泪。”网民“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也称:“消息一旦有假,菜农就是*大受害者。他们也是普通百姓,也是弱势群体。”尽管蔬菜市场暂时没有对新闻作出太大反应,但网民们也并非是杞人忧天。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早在2006年,“西瓜注射红**”的谣言在广州流传开后,当年瓜农收入惨淡。但事实是,注水西瓜非常容易**,根本*不住存放,卖注水西瓜无疑是做赔本生意。然而,今年夏天,这条谣言再现市场,令消费者和瓜农各有不安。在谣言中“中枪”的不仅仅是西瓜,还包括“致癌香蕉”、“生蛆柑橘”等。而事实的真相,往往是在已经“伤农”之后,才浮出水面。那么,《中国经营报》的这则报道,是否客观地反映了事实呢?在部分网民眼中,答案是否定的。有人认为,报道署名“伊凡”,并非记者真名,体现了报道者心虚。此外,还有网民觉得,报道的消息源不够,问题可能被“夸大”了。“有些人心怀叵测,别有用心,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寿光人,从小吃自家大棚里的菜长大的……”网民“真爱永恒2354489801”的这句话,针对的是报道中一位环保人士的描述。这位寿光环保人士并未具名,但他透露,自己在寿光做菜农的亲戚“从不吃大棚里的菜,而是单独留了一个菜园子给自家人食用”。至此,他便不再对蔬菜放心了。多家网站在转载《中国经营报》的报道时将“菜农不吃大棚菜”从文中提出,放在标题位置。然而,网民们的质疑,也并不能消除报道中寿光蔬菜的糟糕形象。尽管《中国经营报》提及的环保人士、知情人士、曾在寿光做过农药残留检测的人士、寿光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一位技术人员都没有具名,但其消息源亦不乏权威人士。监管确有漏洞山东寿光农业局局长杨维田强调,“山东省寿光市的绿色蔬菜基地和有机蔬菜基地都受到严格监管和规范,并进行资格认证,一旦发现农残超标问题,就会取消这些基地的绿色认证或者有机认证”。但他也同时承认,由于人力有限,主管部门只能通过抽检方式监管批发市场上的蔬菜农药残留情况。这与《中国经营报》记者收到的爆料不符——“所有运往外地的蔬菜中,经过检测的*多不过10%,至少有90%的蔬菜未经检测就被运往外地”。记者随即向杨维田求证此事,得到否认后,后者“并未介绍更多的详情”。除了当地农业主管部门领导,中国国家绿色蔬菜流通协会会长戴忠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商务部要求蔬菜的农药残留至少必须做到无公害要求,直至有机要求,然而即便强调再多,执行力仍有缺陷。”他认为,这种缺陷不仅表现在用于蔬菜检测专项资金的缺位,同时政府部门对蔬菜产品源头检测的把控也不严。两位人士不谋而合地道出了绿色蔬菜的认证困境,这也引起了不少网民的担忧。他们也纷纷出招,试图求解这道难题。或许是知道寿光蔬菜很多销往北京,网民“千里之秦人”呼吁从终端市场上把关,“加强北京市场上的蔬菜检测”。而网民“实事求是以诚相待”和“再次突破”都认为,责任还是出在寿光相关部门。前者认为:“追求利润*大化是人的本性,缺少约束处罚人人都可能干坏事。”后者则意味深长地评论道:“管理人员要加大监管力度,如果再不作为,让我们吃有毒蔬菜,那我们也没办法,提醒你们别戴表。”求解蔬菜安全难题另一位北京的微博用户认为,“万事都在‘良心’上”,与其花钱购置检测设备,不如把钱直接奖励或补贴给农民,“让农民‘衣食足,知荣辱’以至于讲良心,大家才有放心菜吃”。不少网民为农民叫屈。“农民不容易,种菜除了本钱,也不挣钱。只是钱都让谁挣走了,路桥?无良*商?还是**?”网民“石嘴山民勇斗腐”发问。还有网民称,在农业生产中,专家的指导作用也不可或缺。在不少农民由于缺乏相应的农技知识,停留在“凭感觉”打农药的情况下,专家们不能“拿钱不干事”。就像近年任何一篇有关食品安全的负面报道一样,在对《中国经营报》的这篇报道的网评中,也不乏“缺乏安全感”的声音。网民“落伍的人_SZ”在微博中悲观地写道:“现在的食品安全环境,不装聋作哑没法活啊。”事实很可能并没有如此严峻。但有网民在事实仍疑云笼罩时,已经迅速捕捉到了各种“商机”——不仅有人开始推广某某“农夫市集”的有机绿色食品;还有人灵光一现:“赶紧研发出来家庭用的农药检测仪,肯定有市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高价保健品竟是普通饮料,消费者应注意警示
18日,寿光市的李先生反映,他从市区花费22000元购买一种瓶装保健品,久服无效,经权威部门检查后发现,“保健品”没有“蓝帽”标识,仅是一种普通的饮料。家住寿光市区的李先生称,他患有头疼病已经很长时间了,到医院看过医生,也拿过不少药,但是一

0评论2022-01-30266

食品价格涨幅再次回落 周期性波动仍为CPI带来远虑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7%,相比上月继续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8%,对CPI的拉动作用已连续两个月低于非食品类价格。专家认为,目前食品价格整体低迷,但牛肉价格依然“牛气

0评论2022-01-30890

“南菜北运”成本增加,11种蔬菜价格上涨近三成
4日,记者采访获悉,随着天气转冷,蔬菜也渐渐步入“冬涨期”。据市商务局监测信息显示,上周重点监测的18种主要蔬菜有11种上涨,*大涨幅为三成。4日,记者走访几家超市看到,除了白菜、萝卜、冬瓜等少数品种,其他蔬菜每公斤价多在3元以上,贵的如苦

0评论2022-01-30494

全国*大“菜篮子”蔬菜质量遭质疑
“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被称为绿色蔬菜**品牌。每年从山东寿光84万亩土地中种出的70亿公斤蔬菜,冠以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的认证标识销往全国各地。其中,北京市场上*多的时候就有1/4的蔬菜来自山东寿光。这个头上顶着各种荣誉和光环的全国*大

0评论2022-01-30323

蔬菜领军企业发力电子交易市场
为缓解“菜贵伤民”“菜*伤农”现象,山东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依托农业龙头企业的资源、品牌和产业化运作优势,投资兴建的天津、北川两个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了传统蔬菜交易渠道复杂、环节繁多、流通成本过高等问题,使广大农民得到了

0评论2022-01-30217

高质量无公害礼品菜走俏山东节前市场
现在离春节还有近20天的时间,但是在山东寿光蔬菜市场看到,花样品种全、无公害、质量高的礼品菜已经开始热销。  提前准备年货,蔬菜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成箱蔬菜由于花样多、质量好、易携带,近年来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不但单位喜欢把礼品蔬菜当福利发

0评论2022-01-30915

花样多无公害 礼品菜走俏节山东省前市场
  现在离春节还有近20天的时间,但是记者在山东寿光蔬菜市场看到,花样品种全、无公害、质量高的礼品菜已经开始热销。  提前准备年货,蔬菜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成箱蔬菜由于花样多、质量好、易携带,近年来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不但单位喜欢把礼品蔬菜

0评论2022-01-30338

山东寿光市菜果无公害面积达77万亩
  从寿光市了解到,在刚刚结束的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基地认证中,该市又有17万亩基地被认定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至此这个市菜果无公害农产品面积达到77万亩。  目前,该市的优质农产品基地总面积达到81万多亩,优质农产品证书数量达到164个,

0评论2022-01-3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