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全国各地围绕落实中央二十条措施,结合各自实际和疫情变化情况,按照科学防疫、精准防疫的要求,不断调整优化防控手段,尽可能减少因为防控给居民带来的不便。怎样才能做到既要把疫情控住,有能把群众的不便降到最低呢?现在大家逐渐统一了共识,就是突出一个“快"字,做到快封快解。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到底怎样才能做到快封快解呢?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作出权威回应,新华社连发三篇评论,梳理一下。
一要做到“早发现”。必要的核酸检测不可少,而且要方便,群众要积极配合,做到应检尽检,只有及时的检测才能做到早发现。
二要做到“快封控”。“快”字是核心。要把疫情当作命令,发现阳性即刻行动。开始在拿不准的情况下,可以把范围封的稍大一点,但一定要果断。
三要做到“准定位”。对混检发现的阳性,第一时间封控,第一时间安排单管检测,迅速摸清情况,精准确定病例,迅速排除隐患。
四要做到“快解封”。单检复核后,确认该人员为阴性,应及时判定是否属于密切接触者,一般24小时内可作出判断,不是密接的话,立即解除隔离。
五要做到“精管控”。为了加强防控,把楼门封死行不行?答案就是“不可行”。严禁采用硬质围挡等封堵楼宇通道,不能用“一锁了之”的办法。若基层社区管理者、小区物业管理者存在封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通道等行为,就违反了消防法的有关规定。
现在各地都在探索出台科学、灵活、具体的防控措施,其他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借鉴。北京市要求,严禁采用硬质围挡封堵消防通道、单元门、小区门,临时管控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郑州市要求,严禁对安全通道封门上锁,严禁在封控期间设置路障等影响急诊车辆通行,不得在医院周边实施“一刀切”式硬性隔离。广州市要求封控道路的障碍物应能及时移除或开启,控楼栋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应能及时方便开启,保障人员疏散,不应以烧焊、上锁等方式封闭,时刻保持生命通道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