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金樱子是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果实,清代医学家唐容川认为“草木之实,皆主沉降”,意思是植物的果实入药,瓜熟蒂落的时候果实均会坠落到地上,草木果实就有沉降的特点,金樱子外形似肾,沉降的果实特性正入于肾,它内含金樱子的种子,历代医学家均认为果实种子是植物生长发育的根本,《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说“果实种子大有生意之气”,这一点类似于肾储藏精气的作用,为金樱子补益肾气奠定了理论基础。它味道甘甜,甘能补益,微微酸涩,涩可固脱,可用于肾气不足引起的遗精滑泄,脾虚久泻,它是传统的补益类中药。

★金樱子的作用原理
五脏六腑之中,肾的位置在最下部,故而称作“下焦”,《内经》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肾是五脏六腑的根基,维持人体生长发育的遗传物质储藏于肾中,同时,肾具有代谢排泄水液的生理作用,例如小便的排泄。肾气充足时人体精神饱满,发育正常,体态神态灵活,二便排泄正常,肾气不足时,封藏的作用就下降了,封藏不住精气就容易出现精气的滑泄,例如遗精遗尿,腰酸尿频等。中药的作用是建立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之上,现结合中医理论谈谈金樱子的作用和功效。
这时需要用补益肾气,封藏精气的药物来调治,金樱子气味较轻,但甘甜的味道却非常浓厚,尤其是湖南所产的金樱子,肉厚,色红,甘甜如蜜,气味属阳,味道属阴,味道浓厚的药物,偏入五脏(五脏属阴),果实入药主沉降,沉降入肾,金樱子外形似肾,甘能滋补,从形质气味来看是补充肾气的要药。

涩可去脱。开肠洞泄,便溺遗失,精气溢泻,以及血液妄行,寝汗不禁,皆脱也——《本草乘雅半偈》
金樱子入肾,味道酸涩可以收涩肾气,封藏精气,防治肾气不足引起的遗尿滑精之症,明代医学家吴昆曾说到:金樱子濡润而味涩,故能滋少阴(肾)而固其滑泄。味甘入脾,酸涩的气味兼有涩肠止泻之效用。

总结
金樱子入药历史悠久,是补益,固涩肾气的常用药,它味道甘而酸涩,药性偏温,作用于脾肾,针对脾肾不足引起的封藏不固,泄泻遗尿等问题,具体情况应当请中医辨证确定,不可按滑泻症状判断自身为脾肾不足,中医辨证注重整体观念,例如湿热盛的病证也可以出现尿遗滑泄的问题,湿热问题应当清利湿热,不可以使用收涩的金樱子,以免因错误的使用而加重腹泻,滑泄的症状。此外,因金樱子药性温热,收敛固涩禁用于内火亢盛,严重复杂的身体情况应当请中医师面诊给予指导判断。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备注:大家好,我是中医朱旭阳,文中参考了中医理论著作,结合个人经验,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