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人参、丹参、党参、西洋参是中医常用的中药,在根据《中药学》的分类,人参,党参,西洋参属补益药;丹参属活血药。乍一看都属于参类,是否会觉得功效作用很接近呢?实际上,它们的功效和作用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而且各有其功效特点,需要正确的应用,才能挥治疗调养效果。

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人因中药的使用不当或者滥用参类滋补,而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例如个别人服用人参后出现口舌干燥,眼红头胀;有人长期服用西洋参出现腹泻腹胀;过量使用丹参引起便血,出血等。不良反应多因未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自行服用而发生,根本原因是多数人存有中药没有副作用这种错误的理念。中医认为,药有四气之分,即寒热温凉的四种药性。中医使用中药之前,需辨别人体的体质情况、病证情况,选择带有偏性的药物来纠正人体的脏腑失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接下来,我来谈谈人参,丹参,党参,西洋参的药性特点,以及使用宜忌,并加以区分,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用药取其禀赋之偏,以救人阴阳之偏胜——邹润安《本经疏证》
★素有大补元气之功效的人参
人参五加科植物,主产于东北三省,以吉林所产的人参质量最为优质,野生资源濒临枯竭,现多为种植品,也称为“白参或生晒参”。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明确的记录了人参的性味功效。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东汉《神农本草经》


②药用部位为地下根茎,喜阴凉,而药性微寒,作用于人体阴分,可生津止渴。地下根茎,需将地下水分上输于地上营养枝叶,运动力量向上,作用升浮属阳,补益力量自下而上。甘能补益,皮色白入肺,味微苦入心,温升补益心肺之气虚。味甘入脾,气味清香,清则浮升,主升脾气,具有大补肺脾之气,肺脾之气足,元气有所充养,可大补元气,调补肺脾气虚。人参的功效总结为:大补元气,补肺脾气,生津止渴,补益心气,安神益智。人参,与人之气体相似,故于人身无所不补——清.徐灵胎

★补气兼能清热的西洋参

西洋参的功效为:补气,养阴,清热。宜:气虚兼有热者,见精神不振,乏力气短,口舌干燥,可使用本品;气阴两虚者,见心悸头晕,口干心烦,手足心热,可使用本品。其他复杂问题,需经中医师根据病人体质辨证后可组方使用。忌:因西洋参药性寒凉,脾虚寒湿重者,见乏力犯困,腹泻便溏,舌淡胖有齿痕,不适用使用西洋参;过量长期服用西洋参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泻腹胀问题,不可自行滥补,以防伤身。黄苦之药,退火可知——唐容川
★补气养血药性平和的党参

党参过去主产于山西,称为“上党,璐党”,现在主产于甘肃,称为“西党,纹党”。《神农本草经》说“人参出上党”,有的医学家认为古代的人参就是党参,这是错误的。党参不具备人参的“人形”,而且功效作用弱于人参,可能若干年前人参确实出现在山西上党地区,但党参却不是人参。言归正传,我们看一下党参的功效作用原理:
①党参味甘,色黄,味甘是党参最明显的特点,党参非常的甜,没有其他的酸苦味道。甘甜可以滋补,甘能入脾,色黄也可以入脾。党参补益脾气,作用和缓,药味柔和纯正,适合脾气虚人群。②药用部位为地下根茎,作用力量自下而上,升浮属阳,药性性温,质地柔软多汁,偏于滋养脾胃,滋润气血,以生化源,特别适合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人群。
★活血化瘀较强的丹参

宜:血瘀证见胸痛,背痛,周身疼痛,痛如针刺,固定不移,皮肤干燥,舌色紫有瘀斑,脉涩。血瘀有热之心烦急躁等。忌:丹参活血力量较强,易伤脾胃,过量使用常出现胃痛,胃胀;长期服用丹参可引起低钾血症;个别人大量使用丹参引起便血等不良反应。所以,丹参的使用需要经过医生的诊断后,才可应用,自行服用,易引起多种不适。丹参,此以色为治也,赤走心,心主血,故丹参能走心以治血分之病。又辛散而润泽,故能通利而涤邪也——《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总结区分
现为人参,党参,西洋参,丹参做功效鉴别,注意区别使用。人参,西洋参,党参都具有补益作用,是秋季进补时人们比较常用的,人参与西洋参补气力量大,党参较为平和,人参偏温适用于气虚有寒体质,西洋参偏寒适用于气虚有热体质,党参一般无特别禁忌。如果自身体质不明确的情况下,不建议自行服用人参或者西洋参,以免药性与体质不符而出现不良反应。如身体确有气虚表现,可适当使用党参,较为安全。丹参属活血化瘀药,不良反应较多,朱大夫建议使用前需经中医师明确诊断后再考虑使用,不可自行过量长期服用丹参,防止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