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效统计,自1990年至今,肺癌一直制霸着各个癌症排行榜的榜首,是妥妥的健康头号杀手。
10多年前,我外婆的一个结拜姐妹,就因为肺癌而离开我们。
她儿子在环保局工作,算是小康家庭,虽然当时她儿子倾尽了所有去治疗,期间做了肺叶切除、化疗、靶向治疗等,但老人始终还是活不过一年,最后在痛苦中去世了。
想起当年去医院看望老人的场景,现在心内还是唏嘘不已。

大家关心肺癌的症状和治疗,这无可厚非,但曾医生下面要说些耿直的话。
1、癌胚抗原抗原正常,不能说明没有肺癌;
2、癌胚抗原轻微升高,也不代表着有癌症;
2、癌胚抗原并不是筛查、诊断肺癌的主要方法。
这个检查有点鸡肋,但临床工作中既然检查出有异常,我也会尽力劝阻病人去进一步检查。
(事实是,很多时候劝病人做检查,收效甚微……)

目前临床上用于肺癌检查的肿瘤标记物,常规为肺肿瘤三项,包括: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癌胚抗原没有特殊性,很多癌症、炎症都会使其升高,这里不做过多解释。
CYFRA21-1对于诊断肺鳞癌有一定的帮助;
NSE对于诊断小细胞肺癌有一定的帮助。
但是!此三项肿瘤标记物敏感度和准确率还有待商榷。
所以,大家就不要想着抽个血检查肿瘤标记物就可以排除肺癌。

临床上诊断肺癌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一、临床症状:肺癌的临床表现与癌症所在位置有一定的关系,常见的症状有长期刺激性咳嗽、无原因的胸闷气短、痰中带血、胸痛等。
当肿瘤长到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肩膀痛等。然而,80%的肺癌病例,在出现症状后才诊断出来的,已经失去了外科手术的治疗机会。
二、辅助检查:常用肺癌筛查方法是拍胸片,有条件的可以做胸部CT平扫,CT的准确率更高,可以发现一些0.5cm大小的早期癌结节。早期的肺癌,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
我们医院的一个120急救车司机,就是在体检时发现肺结节,定期复查发现结节有增大迹象,最后及时做了手术,手术出来就是肺癌。现在手术已经过去2年,病人情况很好。
三:其他检查:包括磁共振、痰中找癌细胞、气管镜检查、PET-CT检查等,都是辅助印证上述两种结果,不作为常规的体检方法。

有这些肺癌高危因素的人,每年要定期检查
1、多年每天吸烟>40支的人;
2、在工业部门或矿区工作的人员;
3、在工业城市长期居住的居民;
4、有肺癌家族史的人;
5、有长期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