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授曾仕强
曾仕强
中国式管理之父
曾仕强(1935年10月20日-2018年11月11日),男,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任台湾智慧大学校长,台湾大学教授,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哲学荣誉博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大学行政管理硕士、台湾师范大学学学士;著有《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中国式管理》《家庭教育》《孙子兵法与人力自动化》等,而最让大家熟悉的是他在《百家讲坛》中的演讲。2010年11月15日,“2010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曾仕强以78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5名。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人性的弱点:曾仕强谈改变命运
《人性的弱点:曾仕强谈改变命运》内容介绍:心态能使我们成功,也能使我们失败。同一件事由具有两种不同心态的人去做,其结果可能截然不同。心态决定人的命运,不要因为我们的心态而使我们自己成为一个失败者。要知道,成功永远属于那些抱有积极心态并付诸行动的人。成功的所有秘诀上都写着四个字——健康心态。在我们周围有多少人能伸手获得成功的“馅饼”呢?绝大多数人都是要靠自己的拼搏、计划、策略去打开人生成功的局面,更为重要的是,要像个大师一样不断地安慰自己、调整自己、让自己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说不尽的中国人:曾仕强谈民族精神
《说不尽的中国人:曾仕强谈民族精神》面对,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理性分析对中国人的政治、、文化、、家庭的影响,对中国人矫正心病、规范行为、实现崛起,自诩为有独特的视角,适合海内外为政为商为工为教为文为农等各个阶层华人阅读,对处理人与人关系,对认识自己,有点化作用。
曾仕强剖析三国演义
《曾仕强剖析三国演义》是鹭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曾仕强。
图书内容
在目前面世的《三国演义》的解读中,还没有人挖掘出这一内容。这一集团以水镜先生司马徽为代表,成员包括诸葛亮、庞统、徐庶、石广元、孟公威、诸葛瑾、鲁肃、司马懿父子,以及诸葛诞、姜维等人。他们采取隆中所订的策略,分别向有规模或有潜力的集团,推荐专业经理人。以仁人志士的面貌出现,或者伪装成同道的样子,打入魏、蜀、吴等集团的核心,将来不论哪一个集团胜利,水镜集团都永远掌握控股的优势……一般人看三国、说三国,都只在魏、蜀、吴这三个国家中打转。1.气球理论。这是曾教授独创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历史的发展,受看得见的显秩序和看不见的隐秩序两种力量的支配。人们关注的往往多是显秩序的内容和作用,而忽略了隐秩序的力量。具体到《三国演义》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的活动就是显秩序的内容,而以水镜先生司马徽为中心的大批谋士:诸葛亮、周瑜、司马懿等的活动则属于隐秩序的内容,在曾教授看来,这一隐秩序的内容才是主导三国分分合合的主要原因……
2.水镜集团。这是曾教授在本书里的又一贡献。而以水镜先生为中心的大批谋士的活动,则不太为人们所注意。三国分分合合,表面上看是曹操、刘备、孙权等人活动的结果,然而,实际上却是水镜集团潜心运作的结果。以水镜先生司马徽为代表,成员包括伏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徐庶、石广元、孟公威、诸葛瑾、鲁肃、司马懿父子,以及诸葛诞、姜维等人的水镜集团采取隆中所订的策略,分别向有规模或有潜力的集团,推荐专业经理人。以仁人志士的面貌出现,或者伪装成同道的样子,打入集团核心。将来不论哪一个集团胜利,水镜集团都永远掌握控股的优势……
作者简介
曾仕强,中国台湾人,英国莱斯特大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大学硕士,历任大学校长、教授。曾教授是一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几十年来,他一直醉心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管理哲学等方面的研究,在中西文化的研究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在管理、哲学、教育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曾教授的这些研究成果,对民间、学界、商界、政界都有着极大的影响,他本人被誉为中国式管理大师,华人三大管理学家之一。
曾仕强详解易经套装
《曾仕强详解易经套装》是2010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曾仕强。主要通过运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讲述中国古老文化《易经》的基本原理和研修方法,用于在日常中作出正确行为指导。
内容介绍
《易经良基(套装共6册)》共六册,重在讲述《易经》的基本原理和研修方法。该系列丛书运用浅白易懂的文字及图表,阐释中国最古老、影响最深远的易经智慧,让初学者易懂易学,更能运用在日常生活里,让《易经》不再是深奥难懂的古老智慧,而变成一部教你我如何诚意正心、修己安人、圆融畅通、持经达变,达到天人合一的现代生活宝典。
系列1:《易经真的很容易》讲述何为易经、阴阳、太极、八卦等易经的基本元素和基本原理。
系列2:《走进乾坤的门户》利用乾坤两卦着重阐释天地之道、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妇之道。
系列3:《人人都不了了之》以水火为基本元素揭示成功与失败的关系,指导人们掌握水火的习性,脱离坎险,走出水深火热,从而规划自己的无忧人生。
系列4:《易经的中道思维》以损、益、否、泰四卦中,相对两卦之间的相互转换揭示祸福无常的道理,深刻解读人生中的成败得失。
系列5:《转化干戈为玉帛》以屯、蒙、需、讼、师、比六卦的演化过程,揭示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规律,告诉人们欲达到无忧,“转化干戈为玉帛”才是必由之路。
系列6:《人生最难得有情》是通过咸、恒、谦、豫、履5卦来阐释,要获得永恒的愉悦必须以谦德为基础,用真心去实践!
作者介绍
曾仕强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式管理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研究《易经》三十余年之所成,倾心著作详解易经系列丛书。全套共18册,易经基础部分共6册。国庆60周年之际,登坛百家讲坛开讲《易经的奥秘》,图书上市即登上各排行榜榜首!
作品目录
《曾仕强详解易经》 作者介绍 前言——代序 第一章 易经是什么样的学问?一、是一门天人合一的学问 二、是一门精确定位的学问 三、是一门未来变化的学问 四、是一门趋吉避凶的学问 五、是一门以德为本的学问 六、是一门永续经营的学问 我们的建议 第二章 为什么天人可以合一?一、请先了解几个基本概念 二、学易经最好先研读易传 三、阴阳两种符号合而为一 四、八卦代表静态自然现象 五、依天道求人类生活法则 六、效法天地变化启发智慧 我们的建议 第三章 为什么需要合理定位?一、时与位是变化两大要件 二、一画开天是定位的开始 三、太极是天人合一的原点 四、先天八卦配合中国方位 五、重卦六爻表示六大阶段 六、把时位和性质合起来看 我们的建议 第四章 能预测未来的变化吗?一、伏羲氏画三爻卦的启示 二、三爻卦对现代人的警惕 三、八卦名称的转变和意义 四、周文王重卦的神道设教 五、现代占卜愈来愈不准确 六、孔子倡导不占卜的道理 我们的建议 第五章 怎样趋吉避凶?一、吉凶悔吝是可以预知的 二、吉凶悔吝之外还有无咎 三、爻有当位的也有不当位 四、时应承乘也有很大影响 五、先凭良心再求趋吉避凶 六、秉持中道以求事事合理 我们的建议 第六章 道德修养为什么是做人的根本?一、道在肉身可惜难以觉察 二、以人为本发展整体思维 三、德本才末以道德为根本 四、仁义道德主宰时代盛衰 五、人生在世共同做一件事 六、道德促使社会愈变愈好 我们的建议 第七章 宇宙可能永续经营吗?一、和平与发展任重而道远 二、永续经营是人类的责任 三、回归原点以求重新出发 四、易经大家庭的阳息阴消 五、从家和万事兴到致中和 六、易经在廿一世纪的效能 我们的建议 第八章 易经是怎样开始的?一、想一想伏羲当年的情况 二、神就是知变化之道的人 三、伏羲时代以隐秩序为主 四、文武之道不坠各有见解 五、天地万物只有一个道理 六、道德人格成为主要关键 我们的建议 第九章 易学的神是什么?一、古代人与天及神的关系 二、神鬼依人世的习惯运作 三、占卜祈求神示的公信力 四、以人为本的天神鬼定位 五、敬鬼神目的在加强自律 六、透过鬼神意在求得感通 我们的建议 第十章 易学的功能到底是什么?一、真正的功能其实是心易 二、不占卜也可以妥善自处 三、重视道德实践才是根本 四、道德实践不能保证成功 五、中庸是恰到好处的效果 六、名位不同各有行事准则 我们的建议 结语 附录 易理可以化解二十一世纪的重要难题《走进乾坤的门户》《人人都不了了之》《易经的中道思维》《人生最难得有情》《转化干戈为玉帛》
情绪管理其他百科词条
曾仕强《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是齐鲁音像出版社出版的音像制品,作者是曾仕强。本书向您讲述了人都会有情绪,若不懂得适时疏导,轻则败坏情志,重则没完没了,使人崩溃。
内容简介
烦躁、压抑、埋怨等情绪,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只有了解它们,才能管理它们,控制它们。《名家论坛》即将推出《情绪管理》,台湾著名教授曾仕强将与您一起辨认情绪,剖析情绪,管理情绪。
作者简介
曾仕强
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台湾智慧大学校长,台湾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统一促进会理事长,中华企管网集团首席顾问,华夏智业管理学院 院长,中国式管理大师,华人三大管理学家之一。
研究领域:中国人的民族性与管理,人际关系与沟通,中、西管理思想比较,中、美、日管理比较,易经管理。个人专著:《中国式管理总裁领导学》VCD、《中国式管理组织行为学》VCD、《超世纪大易管理》VCD、《人性管理》VCD、《亲子关系》VCD等。
目录
第1期 中国人最需要情绪管理
第2期 情绪包含四方面的反应
第3期 我们经常背负情绪债务
第4期 情绪债务造成我们自己
第5期 我们常把责任推给外界
第6期 常见的治标情绪管理法
第7期 明白著名的ABC理论
第8期 最好无条件的接纳自己
第9期 现代人具有极大选择力
第10期 我们经常无意识地选择
第11期 觉察自己现有真正情绪
第12期 非理性的信念有两大类
第13期 我们获得很多毒性教条
第14期 情绪管理只有一条规则
第15期 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人
第16期 怨天尤人并无实际作用
第17期 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第18期 理性情绪并非不动
第19期 设法摆脱二分法的思维
第20期 愤怒和忧郁的有效管理
第21期 无助感比无力感更麻烦
第22期 难过与哀伤激发适应性
第23期 焦虑与害怕
第24期 羞愧感与罪恶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