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河集团,50年前仅是一个农村的小磨坊,历经50年的风雪兼程,目前日处理小麦20000吨,日产挂面5000吨,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60多个国家,成为当之无愧的挂面之王。
第20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数据显示,金沙河以51.26亿年销售额位列行业首位,领先第二名20多亿。这一组组数字是金沙河发展的缩影,亦是金沙河过去50年艰苦奋斗的成就。
金沙河取得如此成就的背后,离不开背后的创始人魏海金!2021年,60岁的魏海金以30亿元财富位列《2021年胡润百富榜》第2122位,成为今年新上榜富豪。
金沙河制面50年
一个人未来会干什么事情,一定与他耳濡目染或者小时候的经历有很大关联。其实,魏海金也想不到自己会半辈子与挂面结缘。童年时代,魏海金对挂面生产有着十足的兴趣,他没事儿就往挂面房跑。
而*让他开心的是,能吃两口刚出炉的生挂面,这对当时一年吃不了几顿白面的魏海金来说,无疑是没齿难忘的幸福时刻。
金沙河官方表述称,集团起源是在1971年。当时的沙河县青介人民公社善南村第二生产队有个挂面房,11岁的魏海金,就推着独轮车,走街串巷换挂面。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春风吹到了邢台沙河市,土地开始实行承包制。17岁的魏海金什么都不要,东拼西凑了一些钱把破旧的挂面机买回了家。自此,魏海金开始在家自制挂面,然后拿到村口倒卖。
少年时期的经历也让魏海金懂得:设备决定经营的道理。1980年代初,魏海金又买来一台全新的挂面机,和他人一同合伙,在村里的面粉厂生产挂面,一直坚持到1996年。因为利润薄、劳动强度大,加上成本不断增加,合伙人相继退出了,只有魏海金继续坚持。
1996年,魏海金成立善下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有了自己的挂面厂,但机器的资金和盖厂房用的砖都是靠借的,也正是这次经历让魏海金知道:别人的信任是*大的财富,信誉可以当“钱”用。
那段时间,魏海金吃在厂里、住在厂里、长在厂里,家里的啥事都顾不上,媳妇每天看见的都是一个满身面粉的“面人”。几个月后,在他的苦心经营下,面粉厂终于红火起来。35岁的魏海金拥有了自己的挂面厂,“挂面龙头”金沙河初现雏形。
2001年,金沙河从农村走向城市,成立沙河市的河北金沙河面业。此后十余年间,承德、廊坊、阿拉山口、陕西、安徽金沙河公司相继成立。
除此之外,金沙河面业集团在涵盖水果、蔬菜等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以及物流、工业旅游领域同样取得了骄人成绩。一个偏居一隅的挂面小厂,在魏海金的带领下,金沙河集团发展为一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民营企业。
2021河北民营企业百强榜显示,金沙河以117.77亿营收再次上榜,位列总榜单的第47位,这个隐形巨鳄再也隐藏不住了。
源头的决胜力
在魏海金的思想里,经营企业有2个关键:一是品质;二是成本。尤其是食品加工企业。
自建厂之初,魏海金一直秉持“保证不了产量质量,宁可不生产”的质量理念,实施“全过程、全方面、全员”的质量管理方针,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只有好小麦才能生产好面粉,好面粉才能生产好挂面。”魏海金经常在内部会议中提到。
2012年,魏海金成立了“金沙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固定地租、股权联盟、合作社联盟模式,推广“五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品种、统一农资、统一储存、统一销售、统一管理,大大降低投入成本。
2018年,魏海金又以合作社的经验注册“金沙河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这2大合作社的成立帮助金沙河公司确保了源头小米、玉米、红薯的品质,也帮助金沙河公司解决供应链成本。
有了源头上的品质和成本把控,魏海金带领下的金沙河如以极致的成本,搅动挂面行业的一池死水。魏海金曾透露,挂面是一个附加值很低的行业,一包挂面的利润仅为几分钱。
有人说,金沙河就像一条鲶鱼,构成这条鲶鱼锋利牙齿的,是他的价格。金沙河的价格优势,是产业链相融合给予的底气!
结语
统计数据显示,挂面行业前五名公司是金沙河、克明食品、博大面业、想念食品和益海嘉里,这五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合计不到20%,行业集中度比较低。
经历了疫情期间挂面的高速发展,2021年,挂面出现了产过剩局面,正在推进主食向餐食的突围。没有技术优势、品牌优势,挂面行业洗牌在所难免,但活下来的一定挂面巨头公司。
有人曾给魏海金出谋划策,建议投资进入其他行业,搞多种经营,被魏否决了。魏海金指出:把一件事,扎扎实实做到*好,并持之以恒,终将获得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