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囤网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食品商学院>>经销商学院>>临期食品走“火,还需冷静看待
早囤网囊括了全国大部分优质的食品酒水饮料企业,为用户提供最新最全面的行业信息!

临期食品走“火,还需冷静看待

   发布日期:2022-01-30  作者:早囤食品  浏览次数:376
核心提示:近一段时间,微博、B站、知乎、小红书等众多平台上关于临期食品的话题很集中,其中,微博上“年轻人买临期食品来减少浪费”这一话题的阅读量已突破1亿。临期食品成为网络热门话题,与其市场走“火”直接相关。头豹研究院不久前发布的《2021年中国临期食
近一段时间,微博、B站、知乎、小红书等众多平台上关于临期食品的话题很集中,其中,微博上“年轻人买临期食品来减少浪费”这一话题的阅读量已突破1亿。

临期食品成为网络热门话题,与其市场走“火”直接相关。头豹研究院不久前发布的《2021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临期食品出圈逻辑探析》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临期食品的市场规模达到194亿元,2021年突破200亿元不成问题。预计在接下来的5年时间里,临期食品市场将加速增长。
临期食品市场能够快速火起来,*主要的原因并非微博话题提到的年轻人出于“减少浪费”的节约环保理念而愿意为此花钱。艾媒咨询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出于环保或慈善考虑而选择临期食品的消费者占比只有15.3%,更多的消费者还是出于消费冲动(刚需产品大幅降价、品牌产品折扣力度大等)的原因而购买。
临期食品早就有,而任何时候的消费者都有贪便宜的心理,为什么现在突然有更多的消费者对临期食品产生“消费冲动”了?艾媒咨询的报告显示,过去我国临期食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是中老年人,现在则以中青年为主,其中消费者年龄为26岁至35岁的占47.8%。
消费群体的变化折射的是消费理念的改变:如今的年轻人非常注重性价比,他们追求价格打折而美味不折扣的消费体验,临期食品正好契合了这种消费心理。
年轻消费群体拥有强劲消费力,他们拉动临期食品市场进入快速上升通道。不过,临期食品市场近期快速升温,还有一个外在促动因素。业内人士指出,去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许多商家长时间无法正常营业,已经生产出来的食品被迫库存至临期,消费者需求较为弹性的零食饮料受打击更重,上游产生了大量囤货积压,很多需要处理的食品流入临期市场。
特殊市场环境催热了临期食品行情,但不得不说,消费者得到的实惠,却是食品产业链上生产厂商、经销商、超市、电商平台等多方忍痛割下的肉。
食品产业链上亏掉的钱,其实只有很少一部分转化为消费者的实惠,更多的实惠还是被看准临期食品上涨行情投资进来的商家拿走了。2019年,一名苏宁的供货商带着价值200多万元的临期食品找到正在做直播电商的陈杰,希望能尽快甩卖这批库存。双方约定,这批临期食品以原价两折的价格出售。
令人吃惊的是,直播仅半小时这批货即售罄。这次直播让陈杰意识到,临期食品拥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于是,他启动了“临期捕手”项目,大获成功。目前,“临期捕手”已在新媒体、私域社群、线下门店布局,预计今年年底,开店数量将达到300家。
抓住临期食品市场商机的不只陈杰一人。目前,流入临期食品领域的投资越来越多,临期食品已经从小众需求发展成一个创业新风口,出现了“好特卖”“繁荣集市”“小象生活”“甩甩卖”“好食期”等多个头部商家。
临期食品市场被资本推动进入加快发展轨道,但这也把市场固有的问题显露出来并放大了。*显见的一个问题,是临期食品品质参差不齐,存在质量安全隐患。上海警方曾破获一起贩卖过期零售食品的案件,超过4500箱已经过期的进口零售食品被重新包装,准备流入市场,涉案金额上百万元。另外,虚假宣传、以次充好、以临期食品引流实则主要售卖非临期食品等现象也大量存在。
而业内人士*为担心的问题,是临期食品市场本身红利并不丰厚,而且很快就要被瓜分完毕,市场面临过剩危险。针对这一问题,有人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市场准入机制,防止资本无序流入,导致恶性竞争;同时,完善相关法规标准,引导企业商家朝着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资本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买家保障支持先行赔付
担保交易保障每一笔交易
实地验厂真实性并拍照取证
委托找厂5万家工厂等您下单
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 快捷方便
企业名录| 资讯| 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