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界有太多传奇值得讲述,有太多人物人生充满了传奇。洽洽瓜子,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依靠一个小小的瓜子快速成长已经是传奇。而在它背后支持着洽洽成长起来的创始人陈先保的人生则是一段更值得关注的传奇。抛下金饭碗,下海卖棒冰1982年,23岁的陈先保从无锡轻工业学院(今江南大学)毕业,分配到安徽省商业厅下的糖业烟酒公司,端上了旱涝保收的“铁饭碗”。36岁,陈先保已经是商业厅的科长。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这个岁数正是事业稳定上升,家庭稳定的时候,生活可以说一帆风顺。但是就在这一年,陈先保决定辞职下海。1995年,辞职下海的陈先保成立了合肥华泰,开启了冷饮厂。别出心裁的将冰棍制成“双节棍”的创意,推出了“棒棒冰”短时间内在市场占住脚跟。但是好景不长,棒棒冰在市场火爆后,被同行争相模仿。是在市场厮杀,还是在做新品?陈先保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惊讶的决定——到东北去卖棒冰。市场不明,季节不同,消费不清楚……冰天雪地的怎么还会有人吃棒冰?但是,事实证明陈先保决定的正确,棒棒冰在东北市场广受欢迎,销量不断攀升。依靠棒冰,陈先保赚到了人生的**桶金。抱怨中获取商机,创立“洽洽”“棒棒冰”的成功,陈先保获得了**桶金,但是接下来的发展是*大的困扰。棒冰的市场很快就会饱和,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利润也会压得越来越低。1998年,棒棒冰再次迎来了仿冒产品的大爆发,100多个仿冒产品不断挤压成长。产业转型迫在眉睫。而就在那年春天,安徽省政府召开了一个企业家茶话会,邀请省内外的企业家参加,陈先保也在邀请之列。开会之前10分钟,大家坐在一起嗑瓜子,不知谁说了一句,“瓜子好吃是好吃,就是太容易脏手,吃多了还容易上火啊!”抱怨之中,陈先保嗅到了商机。开始不断的研究,出去考察,他在各地不断的收集,购买炒货,研究。从口味,到工艺,原料品种等每一个都细细的了解,要找到能够解决掉麻烦的方法。经过反复的实验和寻访,陈先保终于找到了一种新的瓜子,瓜子皮干净,不脏手,还入味。同时在机缘下发现,煮瓜子可以解决上火的问题。*后经过不断改良,终于以多种香料和重要调味,有了现在的“洽洽瓜子”的产品。小细节,决胜大市场在当时,瓜子市场成规模的企业已经有:傻子,真心,正林,小刘等多个大品牌,还有无数的小作坊,想要决胜市场难度极大。陈先保在这一片红海之中,没有放弃,反而从每一个小细节入手,打造洽洽瓜子在市场上的****。1.包装设计,****。在当时大多数的瓜子都是散称,包装十分随便,廉价低档。洽洽瓜子一改市场瓜子的包装,采用牛皮纸作为包装,单独的红色信封装包装,完全颠覆市场对瓜子的认识。瞬间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感觉出来,一个小细节吸引了无数消费者的关注。2.广告。利润小,瓜子很少有打广告的,都是依靠口碑一点点传播。陈先保一改常态,直接投资数百万,在央视广告,在全国范围内洽洽成为了瓜子的知名品牌。3.卡片。相信很多的消费者对洽洽的卡片有着很深的印象,各种主题,唐诗,宋词,金陵十二钗等充满了文化感。当然也少不了在市场上的各种促销手段,针对消费者的促销,针对终端开箱礼等手段,将洽洽瓜子不断扩展到各个渠道,销量快速上升。紧把质量关,奠定中国**炒2001年洽洽瓜子面临一场挑战,秋冬季,内蒙古遭遇连绵阴雨,洽洽原料无法及时采摘、晾晒,影响原料质量。拒收,种植户血本无归,影响合作;回收,影响品牌质量,砸牌子。在这样的两难之下,陈先保选择继续收购,耗费巨资引进分选机,增加工人进行二次分选,保证品质和种植户收入。在此次事件后,陈先保决定进入种植源头,开始产业一体化,从源头保证产品的品质。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随着洽洽瓜子的发展,陈先保不断进行创新。洽洽就边生产、边摸索,自己提需求、画图纸,然后再找机械制造厂定做。不断完善技术,专门的清洗机,分级机,色选机……不断的完善自动化,将品质做到越来越高。品质不断提升,洽洽也在不断壮大。2008年洽洽的销售额突破20亿,成为中国**炒。2011年3月,洽洽食品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成为中国炒货**股。2016年底,当中国第九家民营银行“新安银行”正式获批时,人们才惊讶地发现,陈先保控股的华泰集团(即“洽洽食品”大股东),正是这家民营银行的发起人之一,且股权占比为高达26%。掌控着金融资本的洽洽,将给人带来无限遐想,陈先保显然有实力去下一盘更大的棋。从棒冰获得**桶金,从瓜子一步步成为中国**炒。陈先保每一步的踏出都充满了传奇,在自己一生的传奇中,不仅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品牌,成就了中国食品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