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始,盐业体制改革进入实施阶段。其中*大的亮点是允许食盐生产企业进入市场销售经营领域,并且放开此前的跨区域限制,也就是可以跨省卖盐。但新政策运行一个多月来,却有河南、安徽、江苏、陕西、山西、贵州、浙江等多个省份,查扣外省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运来的食盐。记者调查发现,对于盐改新政的理解,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各执一词。企业表示,盐改政策允许具备省级食盐批发的企业进行跨省销售;所有盐业主管部门却都不认可这种观点。究竟该如何正确理解和看清国家食盐改革呢?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孙立武认为:孙立武:以前我国食盐实行专营制度,也就是说,制盐企业不能从事终端零售,只能将食盐卖给各省市的盐业公司,由盐业公司承担储存、运输和销售等三大重要环节。近年来,食盐专营制度弊端逐渐显现,出现产销分离、滋生**、利润分配不均、竞争力薄弱等现象,盐业改革势在必行。近十几年的时间,多次盐改方案均搁浅,以至于有着神秘的面纱的食盐已经陷入被遗忘的角落。2016年是转折的一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改革的春风终于开始眷顾食盐。2016年中旬发布盐改方案,从2017年1月1日开始,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取消食盐准运证,允许现有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进入流通销售领域,食盐批发企业可开展跨区域经营。方案的实施,将有力扭转过去垄断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活力,更有助于高端品种的研发和推行。食盐改革对于行业带来的良效,或许真的印证了那句歌词“遗失的美好”。如今方案已经实施1个多月,却出现了一些与预期相比差距较大的现象。近40多天的时间里,多个省份里出现了查扣外省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运来的食盐的现象。改革似乎碰到了一些挑战,或许也只能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来形容盐改。在推行食盐改革的路上,各方都在努力,但总归各环节出发角度不同,对于改革的理解和利益的驱动也不尽相同。近期查扣食盐,盐业局为了食盐安全也好,考虑到跨区经营不规范也罢,都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就是当政策与市场交接接力棒的时候,原本政策光环带来的垄断地位和行业规则受到一定影响,且在短期无法与市场化完美融合的时候,改革自然会触碰到一些荆棘和考验。新政自然也提前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毕竟是历经艰难才破茧成蝶,所以才选择了过渡期的表述,先放开跨省经营试一试。但就目前而言,由于体制和地方利益相关方的问题,短期跨区流通遇到扣押的问题,是很难避免的。与价格管制、计划分配相比,分区垄断、利益相关等方面或许才是盐改将要面临的*大问题。这个问题自然有历史**的原因,但更需要多方站在行业发展和优化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我们需要看到长期的垄断带来的弊端,更需要去充分理解此次盐改能给食盐行业带来的效果。对于食盐链条上的生产、流通甚至普通老百姓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盐改要想实现*终目标,得设立阶段性的目标。比如如何有效解决分区垄断的问题等,这需要相关部门统筹考虑,合力推行。毋庸置疑,盐改的目标是美好的,但此番前去将充满考验,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