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囤网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品牌资讯>>市场一线>>品牌:一瓶酱油的商业战争!
早囤网囊括了全国大部分优质的食品酒水饮料企业,为用户提供最新最全面的行业信息!

品牌:一瓶酱油的商业战争!

   发布日期:2022-01-30  作者:早囤食品  浏览次数:621
核心提示:从跟随行业大佬“打酱油”,再到自己打天下,海天称霸之路的每一场硬仗,都深刻改写了行业格局。在传统酱油酿造工艺遭遇商业文明洗礼的今天,传统调味品行业已被重构和再造。从偏安广东一隅,到销售网络遍布全国;从1999年销售8亿元,再到2013年实
从跟随行业大佬“打酱油”,再到自己打天下,海天称霸之路的每一场硬仗,都深刻改写了行业格局。在传统酱油酿造工艺遭遇商业文明洗礼的今天,传统调味品行业已被重构和再造。从偏安广东一隅,到销售网络遍布全国;从1999年销售8亿元,再到2013年实现营收84亿元,连续数年**调味品行业宝座。海天从跟随行业大佬“打酱油”,再到自己打天下;从战略部署销售网络,再到拼产品、拼实力,成功实现了坐江山的华丽逆袭。海天的称霸之路,纵横捭阖,其每一场硬仗,都深刻改写了行业格局。老大,请让一让海天酱油的开局,并不顺利。当时的海天,困守广东佛山多年,部分产品通过OEM输出海外。受缚于体制,触角一直伸不出广东省。而且更为不利的是,身旁还躺着一位行业大佬——致美斋。作为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传统酱油行业的领头羊,起家于广东的致美斋不仅闻名本地,也具有海外知名度。无论是财力还是知名度,海天均处于下风,想正面进攻这个行业大佬,无异于拿着自己的酱缸,砸在自己脚上,还要被对手泼一盆。海天只能猫在大佬身后等待时机。1994年体制松绑后,海天在董事长庞康的带领下,迎来了和大佬扳手腕的机会。彼时的调味品市场异常混乱,酱油多是散装、散卖,消费者对品牌其实并没有多少意识。庞康的破局点便是要让大众记住海天这个品牌。他先是将标签上的品牌名做得更大更醒目,一改全行业突出品名为主的标签模式;然后包装瓶采用一次性免洗专用瓶,逐步改变了大众带着瓶子打酱油的习惯,为调味品行业变革之先;再次,庞康利用整齐有序的销售终端宣传品牌形象,以逐渐改变人们对调味品低档和杂乱无章的印象。海天扛起重塑品牌的旗号,欲一路向北叩响每个区域的大门。但兜兜转转全国一圈,毫无斩获。正当庞康要鸣金收兵,市场突然传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消息。这一“村”,正是湖北武汉。武汉市场的突破在庞康看来有些偶然。其实,湖北并不是本次北拓的重点市场,在通讯尚不发达的上世纪90年代,为了减轻总部的压力,庞康在湖北设立了驻外机构,以省下更多时间运作重要市场。为了补充人手,他将销售新人全都派往湖北市场。没想到,驻外机构的设立不仅没有削弱总部的领导权,而且对比其他市场决策需要层层上报和下达的情况,武汉对市场反应更迅速和果断;而湖北销售市场的新人,大多都是刚毕业的学生,对企业下达的指令履行得更积极彻底,于是市场开拓异常顺利——海天酱油一上市便脱销。就算这次无心插柳只是运气,但这个运气如同是超市方便袋的开口,别人揉搓半天打不开时,却被海天呵了两口气一蹴而就。紧接着,庞康一声令下,以点带面,复制湖北模式加快外拓步伐,成功奠定了以湖北、海南、福建为核心的外围市场。而曾经的龙头老大致美斋却受缚于体制和营销策略的失败,全国市场节节败退,颓势渐强,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张难得的争霸赛入场券飘飘悠悠转到海天的手上。短短4年,庞康迅速在全国铺开了销售网络,在全国各大省市设立驻外机构,分设近千家经销商,将管理和营销尽量扁平化。2000年,海天便实现了年产酱油18万吨,销售额达10亿元的势头。庞康将这一势头蔓延到了海外市场,在每年出口海外30000吨酱油的市场蛋糕上,海天占据了2/3之多,瑞典90%酱油市场也被庞康一手掌握。海天再不把致美斋当做对手,新的市场格局下,海天默默盯上了另一个大佬。酱油这么打才行身居广东的李锦记蚝油店,因为1902年的一场大火被烧尽,之后转头海外继续经营。海外市场节节攀升后,怀揣“有华人处即有李锦记”的壮志,李锦记第四代领导人李惠民开始关注华人的大本营——国内市场。虽然李锦记整体业务阔别大陆多年,但李锦记蚝油1992年便进入内地市场。2002年在全国各大城市成立了办事处,固定分销网络500多个。蚝油是李锦记拳头产品,相比酱油,利润更高,海天也想分一杯羹。但是在1999年之前,海天的蚝油技术尚不成熟,只能跟在李锦记后面打打“酱油”。2002年,海天蚝油技术成功取得突破,但市场早已被李锦记占领。刚刚展开翅膀的海天不可能束手就擒,庞康开始寻找对手的软肋。彼时,李惠民认为,内地酱料需求水平还比较低,但发展极快,当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对**调味料的需求定会增加,必须先行渗透,坚持品质和品牌形象,才不会在未来市场失去先机。因此,李惠民坚持李锦记蚝油走高端路线,不会为了疯狂占领市场而降价。庞康却认为,调味品和其他消费品一样,必须符合大众的需求,价格必须随着市场的变化而调整,即使前期会丢掉一些利润。这样迥异的思维,决定了海天会成为首先进攻的一方。庞康推出了与李锦记具有强烈价格对比的产品系列。以2011年双方产品为例,海天265克瓶装金标蚝油售价为4.2元, 255克瓶装李锦记旧庄蚝油售价则为24.9元,价格相差几乎6倍。价格只是竞争的一部分,低价产品也不能输了形象。海天的低价新品偏偏叫“上等蚝油”,并从瓶型、外包装、标签颜色、渠道推广模式全面模仿李锦记。庞康当然明白,价格和包装只是箭,而全国广布的经销网络才是射出这支箭的弓。自2000年后,海天的全国事业部已经建立完备,1000多家经销商,上万家联盟商作为海天*有力的弓,通过产品馈赠、有奖销售等方式,硬生生在李锦记的蚝油铁盘上,射下一大块。当销量被快速追上的时候,李锦记才慌忙推出价格稍微便宜的蚝油品牌“大厨来”,之后又推出一款更低价格的“锦珍蚝油”。但李锦记的两款所谓低价蚝油,价格依然高出海天不少。490克瓶装“锦珍蚝油”售价8.5元,而700克“上等蚝油”售价7.2元。市场反响如何呢?有很多商家,把“锦珍蚝油”当作**蚝油来卖,以补充利润;而消费者购买之后发现,“锦珍蚝油”的质量并未达到李锦记高端蚝油的标准,感觉李锦记蚝油越做越差。通路的混乱造成了李锦记的低端品牌有一定销量,但也拉低了李锦记高端品牌的销量,其整体利润出现下滑。李锦记两度推出低端品牌抢夺市场,又两度被迫中止。当李锦记为要不要继续跟进价格战犹豫时,庞康通过早已广布全国的酱油市场分销“上等蚝油”,又通过“上等蚝油”打下的新江山反哺酱油市场。凭借对国内市场的把握,海天蚝油靠价格战,在销量上力压李锦记,到2012年,更是以217082吨、88830万元的6倍产量和3倍销量,全面超越李锦记。偷师李锦记海天的全面胜利并不是仅仅靠价格战这种阶段性打法便能成就的。李锦记仍是高端蚝油品牌的代名词。其在酱油市场的攻城拔寨,曾经给海天上了扎实的一课。李惠民在酱油市场的招式,并非外界推测的“先取广东再取四川”的直冲拳。而是通过改造中国八大传统菜系,先在餐饮业取得市场地位,进而影响中国家庭消费习惯的内力深厚的太极推手。李惠民曾在长沙举办“湘菜创新”研讨会,广邀媒体,以与湘菜大师合作为噱头,针对湖南人爱吃鱼的特点,力推改良菜品霸王鱼头。经李锦记“蒸鱼豉油”改良后的霸王鱼头,一改过去耗时费力的特点,而且口味得到保证,于是李锦记“蒸鱼豉油”一炮而红。次年,长沙每月销售3万多箱,同类产品500ml只卖3元,李锦记“蒸鱼豉油”能卖到7元410ml一瓶。然后席卷江苏、广东、上海、北京……形成全国热卖的势头。早在李锦记之前,庞康在湖南市场已经推出了自己的“蒸鱼酱油”,但一直卖得不温不火。眼看李锦记卖得如此火爆,庞康干脆将自己的“蒸鱼酱油”也换名叫“蒸鱼豉油”。只换名字貌似还不够,要学就要学得彻底一些。包装纸、色调和瓶型,全面学习,再加上酬宾活动,送香烟、送产品、陈列有奖等,海天蒸鱼豉油销量一下暴涨几倍。庞康乘势而上,推出“鱼生酱油”、“海鲜酱油”、“凉拌酱油”等特色酱油品类,产品线迅速升级。可惜的是,李锦记没有准确把握自己创造的这一时机,“蒸鱼豉油效应”缺乏后续造势戛然而止。相关原因大致可从其人事变动窥见一斑:“五年之内李锦记将改变中国调味品行业的格局。”李锦记一位高层曾信心满满地说了上面的话。但市场格局并未如愿被改变,之后,此人被调离大陆市场。打翻了的酱油瓶跟大师学了一手的海天继续保持自己销售额年增长20%以上的势头,稳坐霸王宝座。商场从来不缺乏好学者,海天也遭遇了偷师。这次的“好学生”是中山美味鲜公司。中山美味鲜公司属于粤系酱油,一直被海天的光辉掩盖。不甘心的美味鲜派出一个销售分队,在海天总部佛山进行大规模铺市。海天如何能忍?针对“美味鲜”三个字并非中山美味鲜的注册品牌,海天突出奇招,生产了一种低档酱油,同样起名“美味鲜”,一下子让这位还未入门的学生哑火了。中山美味鲜吃了亏,好学生气质被激发了出来,推出了从外包装、产品名称、价位等均与海天极为相似的新品牌“美家酱油”。紧接着,中山美味鲜几乎将海天所有的酱油品种出齐,并迅速投入市场。随着“美家酱油”销量的增长,中山美味鲜又强化了另一品牌——“厨邦”酱油,意图开辟一块新市场。2003年至2004年,海天为扩大影响,在全国大量投放户外广告,中山美味鲜紧随其后,凡是有海天广告的地方,一定也要做一块美味鲜的广告。学生的缠斗,让身为老师的海天不堪其扰,但师徒之间的比学赶帮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这两家产品,市场被两家共同搓成了一块大蛋糕。2013年,海天在广东市场占有率增长为30%,中山美味鲜增长到20%。所以说,美味鲜的挑衅并未酿成海天的危机,海天真正面对的危机是行业事件——2005年的苏丹红事件和2012年的三***事件。作为苏丹红爆发的原点,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还没来得及与海天对战,便折戟在这一事件上,而作为调味品企业,海天的拌饭酱等产品受牵连遭遇市场质疑。眼看全国销售市场每年超过30%的增长速度就要刹车了。庞康赶紧召集市场部、媒体部发布声明,并出具质监局的检测报告,证实海天全线产品均不含苏丹红,消除了隐患。又乘势向市场投放更多的辣椒酱、拌饭酱等产品填补了亨氏产品退市造成的空白。2012年,三***事件时,庞康同样大手笔地进行危机**,辟谣广告投放100余家媒体,预算超过300万元,并再次拉出质监局检测声明,总算平息了事件。但这种恶性行业事件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天的扩张。八面埋伏海天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霸主,但当酱油、蚝油的销量逐渐走向饱和,海天需要不断推出新品来巩固市场地位。海天黄豆酱成为海天力推的新品。这一次,市场上没有同类的“够格”竞争的同类品,庞康的考验来自海天内部,海天的经销商们。经销商认为,黄豆酱的市场接受度不高,海天酱油的销量已经比较稳定了,他们不愿意冒险。海天总部发出通知,各市场必须发200件新产品——海天黄豆酱。明眼人都知道,200件新产品只是前奏,目的是看一下各地经销商的反应。结果, 47家经销商成立百龙商贸,全国一批重量级经销商放弃海天……庞康仍不松口,经销商不发新品,就有可能被替换。同时,海天又承诺,承担一部分经销商因推广新品带来的损失。软硬兼施下,各地经销商只能勉为其难接受。经销商们对新品的不配合,其实显露出其与强势厂家的矛盾。庞康一直秉承着每个地区不设总经销,设立至少两家以上经销商,而且所有经销商经销的货品完全一样,以达到互相制衡的目的,经销商的主动权完全被海天掌控。经销商发起的百龙商贸正是想摆脱生产企业对经销商的控制,向上控股生产企业,向下控制终端零售,而这种新型的经销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参与,也成为海天要应对的课题。当然,黄豆酱这个单品还是成为了爆款。这得益于庞康控制经销商的铁腕政策,加上海天也大力跟进了新品的市场推广,借鉴快销品的模式,在各大商超做堆头、进行产品展卖,并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造势,如冠名综艺节目《非常了得》等。如今,海天黄豆酱单品每年为海天创造超过10亿元销售额,还带动了海天拌饭酱成长。2013年,海天年产酱油100万吨,蚝油20万吨,调味酱逾10万吨,市场占有率接近10%,实现营收84亿元。并拥有2000多家经销商,超1万家联盟商、40多万直控零售终端。当然,在瞬息万变的商场,机遇永远与危机并存,庞康不敢停歇。海天于2014年2月在上海成功上市。而海天的对手们同样在聚集实力。亨氏集团在苏丹红事件之后,沉寂了一段时间,2013年被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与巴西私募巨头3G资本收购。而收购后亨氏调整了业务结构,将精力全部集中在了调味品项目上。湖南加加酱油率先进入资本市场,不仅加固了在湖南的市场地位,更伺机进入海天控制的中南市场。李锦记、致美斋及海外畅销高端品牌龟甲万,在高端调味品领域的垄断不断巩固和加强。雀巢在拿下美极酱油、太太乐食品之后,又布局收购了四川豪吉食品。美极占领高端市场,太太乐称霸鸡精市场,豪吉从西南市场切入,避开了海天市场强区,步步为营“蚕食”海天。海天俨然陷入八面埋伏。黄豆酱之后,海天暂无一款销售过10亿元大关的新单品。突围的号角,何时响起?
 
关键词: 酱油 蚝油 市场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买家保障支持先行赔付
担保交易保障每一笔交易
实地验厂真实性并拍照取证
委托找厂5万家工厂等您下单
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 快捷方便
企业名录| 资讯| 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