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日,我国盐业改革正式拉开序幕,实现了盐业领域引入市场竞争中以及食盐的跨省流通。时至如今,市场竞争的号角已吹响多时,许多地方盐业公司在倒*下不得不认清现实开始思考:是想方设法守好原有的自留地,还是奋力开拓新市场。是突围还是防守?青海,一个拥有丰富盐湖资源的内陆省份,在新一轮的盐业“洗牌”中,又将如何把握“机遇”,走好且走远?资源优势,是底气也是魄力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发凸显,一个地区的优势资源,若能有效利用必能推动当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在青海谈论起优势资源,必定会提及盐湖资源。据统计,省内共有27个大中型盐湖,60多个矿床、矿点。其中超过100亿吨的特大盐湖有两个,10-100亿吨的大型盐湖有6个,储量在几千万吨的小型盐湖遍地都是。并且,中国盐矿资源储量以青海省为*多,占全国储量的80%。据业内专家介绍:“盐矿可分为岩盐、现代湖盐和地下卤水盐3种类型,以现代湖盐为主,柴达木盆地的盐湖正是现代湖盐,并且就存量来讲,青海食盐含量达到4.9亿吨,够全世界人口食用20余年。”此外,由于青海湖盐海拔较高,远离污染,相比较以今年污染较多的海水晾晒为主的海盐,更加清洁。相关科研机构测算,青海湖盐中蕴含的氨基酸和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均高于海盐等其他盐种,可以说是真正的健康纯净盐。也正是这种资源禀赋,让青海食盐发展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以青海为主的盐湖资源与其他的海盐、井盐相比其加工工序以及成本有很大的优势,如海盐要先将海水引入盐田,经过太阳照射,水蒸发掉留下粗盐,再进行筛选加工,而湖盐采挖后直接进行清洗、研磨等简单工序就可以装袋上市,不仅减少污染而且工序少成本低,现在国内市场消费者已经认可了无污染的天然湖盐且销量大增,***点我们青海‘盐’在市场上就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更是我们青海‘盐’的底气所在。”据青海省盐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谭生禄介绍。改变思维,等待且抓住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遇对于每一个商战中的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它可以改变一个企业的命运,决定企业的走向,错过了,或许就不会再来。对于青海盐业来说,食盐市场化正是那千载难逢的机遇。为了把握好这决定企业,决定青海“盐”发展的机会,企业早在2013年就开始准备,扩大产能,投资4000万元在茶卡盐湖修建了15万吨的*高食品级食盐生产线,且在2014年正式投入使用。“其实在专营时期,青海的湖盐除了每年供应省内人口所需的2万吨外,还要供应湖南、河南、陕西、山西和甘肃等省每年7万吨的大包装食盐,运输到当地后打上当地品牌销售,虽然多年来盈利较小,但企业已经看到了市场,看到了未来发展的前景,为此提前修建好*高食品级的生产线准备迎接机遇的到来。”谭生禄说。熟悉生产设备,加大人员培训,在2016年下半年,青海盐业开始对全国的历史销售区进行重整和布局,自建销售渠道,成立分公司,并在今年1月改革正式开始后在制盐企业中*先注册各经销地的许可证,截至目前已有12个省成立分公司,14个省启动本省物流来销售、配送。“通过前期的积极部署,自今年元月开始青海盐业成为**家在全国布局,迅速走出去的企业。也正是我们改变传统思维、把握机遇,在市场竞争‘**枪’打响时快速起跑,将我们的产品**时间送达到全国各地顾客面前,抢占了先机有了好的开始。”谭生禄信心满满。积极应对市场,青海“盐”阔步前行市场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而敏锐的“嗅觉”,快速的“行动力”……都是赢得市场的关键。半年间,青海盐业从单纯的3个食盐品种,到粉洗盐、精制盐、腌制盐等16个品种;从简单、难以识别、几十年没有变化的包装升级到结合青海三江源特色,并将成分、用途、颗粒大小明显标注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小袋盐包装;从原先单纯地采挖、研磨、清洗到与中科院盐湖研究所、中盐技术研究院、天津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大科研,提高食盐附加营养,增加更多适合中国乃至世界各国人民需要的盐类品种。并且,今天的青海“盐”的内容已不仅仅只是食用盐,还涵盖了精美的盐雕、具有护肤功能的浴盐、盐泥等,并且青海“盐”开始与旅游、生态相结合,发展路径得到拓宽,也更受游客和消费者的欢迎。“在进入市场经济前的几年间,我们对大到从食盐的食用等级、生产线、包装,小到盐雕的制作工艺和存放长短以及颗粒的把控等都进行了改进和升级。”谭生禄介绍道。青海盐进入各省市场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已销售小包装食盐1.5万吨,直接收入160万元,而相比较去年全年销售小包装食盐仅700吨。这一成绩的取得,不得不说振奋人心,让青海“盐”信心倍增。今年,在企业的积极努力下青海盐不仅仅走出了省门,更走出了**,出口到了日本。为了让青海“盐”销售更远,青海盐业在阿里巴巴的筛选下签订协议准备正式触网发展。青海“盐”,中国“盐”。为了走得更远,青海已经实施计划投资3.2个亿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茶卡盐湖打造百万吨盐基地。届时,青海将成为*大的盐业基地,“盐都”将成为青海的另一个称号,另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