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洁尉 通讯员周飞、苏国华)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由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完成的"一种荔枝防腐保鲜剂和荔枝防腐保鲜方法"近日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为较长时间保存荔枝这种岭南佳果的色、香提供了新方法。据介绍,荔枝由于在盛夏高温季节采收,加上其结构特殊,采收后极易褐变和腐烂变质。在常温下,荔枝果实2~3天即褐变腐烂,失去商品价值。采后腐烂是限制荔枝长期贮运、导致货架寿命短及果实商品价值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用于荔枝腐烂控制的防腐剂处理、二氧化硫处理、热处理等方法对保鲜荔枝有一定效果,但均存在对人体有潜在危害且保鲜效果不佳等缺陷。为此,华南植物园段学武、蒋跃明等科研人员开发出了一种简单易行且又高效的荔枝贮运防腐保鲜技术。据介绍,该发明公开了一种荔枝防腐保鲜剂和荔枝防腐保鲜方法。保鲜剂按总质量分数100%计,包括有机硅季铵盐(HM98)0.5%~2%,杀菌剂0.05%~0.1%,余量为水。其中,杀菌剂为多菌灵、抑霉唑、施保克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荔枝防腐保鲜方法是选择晴天采收、八至九成熟、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的荔枝果实;将荔枝果实浸泡于荔枝防腐保鲜剂中,然后预冷、包装、贮藏。实验结果显示,利用此方法,在2℃~4℃贮藏条件下,荔枝果实30天后腐烂率在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