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标签是消费者选购食品的重要依据。从今年1月1日起,我国**食品营养标签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正式实施。根据规定,1月1日后生产的预包装食品都必须在包装上添加营养标签,否则不得销售。记者在省会采访发现,尽管超市的大多数预包装食品都已经贴上了营养标签,但消费者普遍表示不会用,也并未给予关注。营养专家指出,食品营养标签是消费者了解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成分和特征的来源,也是根据自己健康需要选择食品的根据,建议消费者不仅要会看,而且要会用营养标签。速冻饺子汤圆需贴营养标签据了解,预包装食品是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包括预先定量包装以及预先定量制作在包装材质和容量中并且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标识的食品,包括饼干、面包、酱油以及奶制品等。《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应当在标签上强制标示4种营养成分和能量(“4+1”)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4”是指核心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1”是指能量。按照规定,从1月1日起,速冻饺子、包子、汤圆等食品,加工企业集中生产加工、配送到商场、超市、连锁店、零售店等销售的预包装食品及腐乳、酱油等都应按标准标示营养标签。而生鲜食品,如包装的生肉、生鱼、生蔬菜和水果禽蛋等;现制现售的食品;包装的饮用水则不在预包装食品范围内。多数消费者表示“看不懂”记者走访了省会数家超市,发现不少预包装食品都已经按照新规标注了营养标签。在一些果汁饮料的包装上,除了新规强制标示的核心营养素和能量外,还有糖和各种维生素的含量和比例。在省会一家北国超市,市民赵女士正在给孩子选购饼干,当记者问她会不会注意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时,赵女士表示,她在选购食品时只是习惯于看品牌和保质期,对于营养标签,从来没有关注过,听了记者的介绍后,才留意了一下手中饼干包装上的营养标签,看了一眼,赵女士很迷茫:“这么一大堆抽象的数字,普通消费者哪里能看得懂呢!”不仅是赵女士,在采访中大多数消费者都表示几乎没关注过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保质期和品牌是他们购买食品的主要依据。面对营养标签上的一堆数字,他们普遍表示“看不懂,也不会用”。“制定营养标签管理办法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和规范企业食品营养标签的标示,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食品,促进膳食营养平衡,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河北医科大学**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王景顺指出,目前人们对于养生的关注度已经很高,但如何对自己每天需要吃的营养成分量化,则很少有人知道。其实,看懂营养标签并运用它挑选食物对健康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很多慢性病都是吃出来的,首先是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营养不平衡,久而久之,引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营养标签如何用王景顺介绍,食品营养标签是消费者了解预包装食品的营养组成和特征的来源,也是自己健康需要选择食品的根据,同时也是消费者保障自己的知情权益的一个手段,另外还可以引导企业生产更多符合营养要求的食品。那么,既然是消费者选购食品的重要指南,消费者应当如何运用营养标签对食物进行合理挑选呢?王景顺指出,首先要计算自己一天中所需要的能量。膳食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因此这三大营养素又称产热营养素(热源质)。在体内氧化代谢1克碳水化合物产能4千卡,1克脂肪产能9千卡,1克蛋白质产能4千卡,这三大产能营养素在体内各有其特殊功能,可互相影响,所以供能比例要适宜。根据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5%—65%,脂肪占总能量20%—25%,蛋白质占总能量10%—15%。能量需求按劳动强度划分:休息状态为每天25-30千卡/千克,轻体力为每天30-35千卡/千克,中等体力为每天35-40千卡/千克,重体力为每天40-45千卡/千克。那么,如何来计算自己每天所需摄取的能量呢?王景顺表示,成年人可以依据自己的年龄、性别、劳动强度等具体情况,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出自己每日大概所需各类营养成分的量,比如一位身高178厘米、体重76千克、年龄52岁的男性轻体力活动者,其全天大概所需的总能量及三大产能营养素的供给量这样计算:首先计算标准体重公式:身高(厘米)-105(常数),标准体重=178-105=73千克,全天总能量=73×30千卡=2190千卡。碳水化合物:2190千卡×60%=1314千卡÷4=328克脂肪:2190×25%=548千卡÷9=61克蛋白质:2190×15%=328千卡÷4=82克这也就是说该男士每天大概需要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为328克,脂肪量为61克,蛋白质量为82克,然后,该男士就可以再根据营养标签选择适合自己的食品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老年人的活动和代谢量下降,其全天应需的能量要比按公式计算的能量减少。一般而言,60岁至70岁的老年人需减少10%,70岁至80岁的老年人需减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