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家乐福集团董事长乔治·普拉萨、正大集团董事长兼**执行官谢国民、麦肯锡公司亚洲区董事长欧高敦在成都财富全球论坛上,共话如何走出“食品困境”。他们认为,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不能靠食品企业海外并购、进口食品来实现,应当重视监管、严格执法。食品安全法规关键在于执法和监管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类和禽类等食物的需求飞速增长。中国只有7%的土地适于耕种,给要养活13亿人口的农业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迅速发展的城镇化导致了更依赖于方便食品的饮食变化,引发了营养与健康的问题,不断曝光的“毒污染”事件使得食品安全成民众*大的担心。欧高敦认为,中国已经有很多涉及食品的法规,但关键是执法和监管,这是核心。食品安全“不是一代人的事情,政府和社会现在就要做决定,让生产者和消费者相互了解,知道各方责任和权利是什么”。生产模式分散容易产生漏洞和风险不断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冲击国人的神经。食品安全治理为何难见成效?乔治·普拉萨表示,考虑到食品结构变化和农业工业化发展,导致了更多食品安全问题,管理不善是其中原因。欧高敦说:“食品安全问题频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整个食品产业过度分割,高分散度的生产模式使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漏洞和风险,二是一旦出现问题很难及时反映,企业及监管部门很难在**时间找到哪个环节、哪个时间出问题。”收购外国公司不能消减“信任赤字”欧高敦表示:“产品供应链在某些地理范围内可以灵活运作,但不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快速移动。”他表示,收购国外品牌或许可以帮助中国消费者建立信任,但“不会很快见效”。而谢国民也认为,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不能依赖进口来解决。家乐福董事长兼**执行官乔治·普拉萨认为,解决当前中国的食品困境,*主要的做法是要组织当地农民加大投资、提供技术,帮助他们改变产品的质量,“收购外国公司能带来品牌,能带来产品,但并不能消减‘信任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