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调查小组对北京、广东地区的批发市场、销售商、超市销售和使用的一次性快餐盒、塑料水杯等进行调查,今麦郎、统一等53个品牌84个样品送检,主要检测纸桶内层、外层荧光性物质、杯身挺度和渗漏性能。
结果显示,在36个双层的纸质样品中,外层的荧光性物质大多含量超标,不符合食品用纸标准规定的“100cm2纸样中*大荧光面积不得大于5cm2”要求。另外,放置在纸杯、纸碗、纸餐盒内的合格证小标签,也被检出荧光物质含量极高。
对此,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教授分析称,方便面桶、奶茶杯由于大部分是热用,一般是双层,所以内外层用纸差别大。外层之所以荧光性物质超标,很有可能是使用了非食品级用纸,甚至是废纸。这些来源不明的废纸用来制作方便面桶、奶茶杯等食品用纸制品的外层用纸,有害物质很有可能会通过口、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也可能渗入到食品中,长期积累会对健康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