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喜欢吃进口食品的你注意过包装上贴的中文标签吗?昨日下午,杭州市工商局下城分局“夏季食品安全百日行动”来到位于德胜路的杭州食品市场,**检查进口食品的“身份”问题。
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下城分局经检大队队长蒋轶群介绍,《食品安全法》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标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但是,一些商家销售的进口食品往往不贴这些身份标识,里面有可能隐藏一些猫腻。
昨天的检查行动中,工商执法人员发现少数进口食品不贴、漏贴中文标签的现象。一家经营进口食品店铺内,泰国进口的大哥鸡味花生、德国进口的罐装糖果以及部分进口饮料都没贴中文标签。执法工作人员向老板索要中文标签时,店铺老板出示了数叠还没来得及贴的标签。老板解释称,食品都是通过正规渠道进货的,都是有中文标签的,只是商品的种类多,还没有全部贴完。而另有一家刚开业不到一个月店铺,多数进口食品也没有贴上中文标签。工商执法人员责令这两家店铺立即整改,逾期不改将受到相应处罚。
据了解,市场上出售的没有中文标识的进口食品,很可能是经过非正规渠道入境的,甚至可能是不法分子仿冒伪造的山寨货。这些身份不明的进口食品没有经过正规部门的检验检疫就进入销售环节,质量和卫生都缺乏保障,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进口食品方面,饮料、饼干、糖果出现不贴、漏贴中文标签的情况比较多,消费者在购买进口食品前要多留意。” 蒋轶群提醒,喜欢购买进口食品的市民一定要认准中文标签,以免吃亏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