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俗话说:酒越陈越香。年份酒俨然已成为酒企重要的利润来源,巨大的暴利空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白酒厂家抢占年份酒阵营。其实这是一个误解,白酒更多的是讲究工艺和酿酒环境及原料,而葡萄酒则重在当年所产葡萄的品质,并非仅以年份论优劣。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误区,所以,“年份”就成为部分企业牟取暴利的一个宣传噱头,并导致“年份酒”乱象丛生。年份酒*初流行于国外,是葡萄酒、白兰地等酒类的等级概念。而在上世纪90年代,古井贡酒**个把年份酒概念移植到白酒上,随后贵州茅台、五粮液等相继推出20年、30年等年份酒,开始引发市场上对年份酒的涨价狂潮和跟风效应,随后这种营销概念在白酒行业被当做暴利来源。在业内一些人士看来,国内白酒年份酒实际上是一个误读的概念,属于商家营销的手段,沦为其提高市场价格应对竞争的营销策略。“企业对外都宣称,年份酒是酒企针对不同消费层次人群需求而开发的产品,其实不过是为了满足提价需求。尤其对一些中低端品牌而言,因为原来的产品无法支撑现有的价格体系,想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大幅提价并不现实,因此酒企想从价格上对产品进行提升,利用市场消费对年份酒的追捧,进行年份酒的运作无疑是*便捷的选择。”一名业内营销人士表示。“事实上,此间白酒行业还在推度数概念,只不过没有推行起来,但10年、30年已变成一种营销符号,以年份为卖点,成为消费者购买的理由。但白酒年份标准是误区,白酒的品质不能简单地用时间来衡量,酒的时间越长并不代表着酒的品质就越好,把红酒的年份标准套用在白酒上,并不适用,白酒品质是以生产工艺、环境等保证作为前提的,年份并不能说明酒的品质。”上述人士表示。“对厂商来说,同一品牌标注年份越长的白酒售价越高,差价从几十元、几百元、几千元甚至高达上万元不等,年份越长利润越高。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花钱买天价年份酒自己喝的并不多,大部分都是送礼了,只要面子上过得去,所以很少有人追求真相,正是从上游到下游的不清不楚,使得年份酒成了白酒行业群体制造的*糊里糊涂的一个谎言。”业内人士坦言。标准缺失致速成虽然,年份酒已成为白酒行业的利润发动机,但到底什么样的酒是年份酒,该由谁来鉴别、该如何鉴别,受制于白酒的年份鉴定存在技术困难。事实上,无论是国家主管部门还是行业协会组织对此并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也没有通用的检测标准和强制性规定,更没有专门的部门来检测酒中的陈酿比例以及检测陈酿的年份。“除了酱香型白酒可以通过贮藏来延长年份外,其他种类白酒之所以有陈酿酒的说法,是指它们是用陈酿酒来勾兑的。勾兑是一种正常的白酒生产方法,如果陈酿酒和新酒的勾兑得法,是可以产生很好口感的。但是很多商家宣传陈酿酒就是通过实实在在的贮藏获得的,并且在贮藏时间上加上年份,这其实是对公众的一种误导。”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一人士称。正是由于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鉴定标准,致使年份酒市场速成乱象丛生。有的是从其他酒厂购买陈年原酒,回来勾兑成年份酒销售;有的干脆就把当年生产的酒打上年份酒标牌,而且想标哪年就标哪年。在业内还曾流传着一个夸张的段子,有企业用牙签蘸一点陈酒放在酒池里搅一下,一池老年陈酒便生产出来了。“事实上,前些年白酒市场上可见的年份酒并不多,主要就是茅台和五粮液,近两年左右随着白酒销售一路走高,无论是高端品牌,还是中低端品牌,纷纷推出不同年份的‘陈年酒’,不少白酒品牌也就在*近几年才进入市场,甚至连酒厂都是新建的,但是生产的年份酒已经标上了“10年陈酿”或“20年陈酿”,这是行业公开的秘密,我们接触过太多这种酒企了。”江苏一白酒经销商称。上述经销商还表示,虽然年份酒市场销售走势不错,但私下里很多酒企已开始准备寻找替代品,因为年份酒乱象迟早会被整治,“这种虚假的销售形势肯定不持久,一旦政府出台相关标准开始整治,年份酒肯定遭受重创,这只是时间问题。”他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