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奶”以排山倒海之势压来,消费者在恐慌的同时不忘对制奶售奶企业大肆口诛笔伐,首当其冲被“炮轰”的便是知名、大型乳企。不仅如此,每当食品市场出现风吹草动,消费者、相关部门、政府甚至整个社会都会不约而同将目光转向大企业、名企业,尤其当食品问题出现的时候,相关企业更是被推上**的风口浪尖。大企业是行业实力的象征,名企业关乎中国企业的形象,一国人民对大企名企寄予厚望,给予支持、近乎无条件地对其信赖,“爱之深责之切”!知名企业一旦出现纰漏,“望子成龙”的广大消费者理所当然会失望会痛心会对其斥责!与大型、知名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就是“后妈的孩子”,关爱少、苛责多!发展之初,资金、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本就捉襟见肘,还要三天两头地“迎接”相关部门前来抽查审核,任何小问题都有可能招来麻烦,小则停止营业数天或罚款,大则取缔营业执照或没收产品及生产设备。中小企业似乎会成为问题食品的源头,所以相关部门要对其三令五申,欲将食品问题消灭于萌芽之中!起步阶段的“寒冬”是许多中小企业不堪忍受的,还没迎来希望的“春天”就早早夭折了。一枚硬币分两面!政策及环境的影响也是有两面性的,可惜许多“寒冬”中的中小企业只顾顾影自怜看不到阴影周围还有阳光!先拿相关部门的质检来说吧,质检越是严格、要求越是多,企业越不能消极应付,摆正姿态严格自律,以规章为准则,迎难而上生产符合要求的安全食品,在通过监管部门审查的同时又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质量基础;其次,在热衷追逐“明星”和关注大企业的社会环境下,任何食品质量问题都会将消费者的目光引向大品牌,这就使得被关注度极少的中小企业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吸取名企教训改善管理及产品;中小企业资金少、成本投入少,本身具备“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一旦遭遇行业危机,可以及时地转变策略或改产其他食品;*后,名企在盛意正昂之时总会因各种疏漏遭遇“当头一棒”,这就为中小企业猛赶直追营造了可趁之机、、、有利因素随处可见,只待中小企业勇于睁开发现机遇的眼睛!诸多正面因素使中小企业并非完全处于竞争劣势,只要敢于正视问题,积极发掘自身及环境优势,在“寒冬”中蛰伏,在蛰伏中积蓄力量并不断完善自我,相信终有一天“寒冬”会过去,发展的“春天”也将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