泔水炼油之后,又有废弃动物油脂制成的“新型地沟油”。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苏梦乡桥头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警方查获的“炼油”现场看到,墙角堆满了各种装有油脂块的编织袋和铁桶,部分油脂熔化后外溢到路基上,不时发出阵阵恶臭。当地公安机关治安大队负责人介绍,这些油脂主要由屠宰场的废弃物压榨而成,包括猪、牛、羊屠宰后所剩的一些内脏膈膜,以及从猪皮、牛皮、羊皮上刮下的碎末;还有一些,则来自于存放时间过长、已经变质了的动物内脏。“经过反复加工,(地沟油)从外观、气味上几乎和正规油品没有什么差别。”上述负责人说。3月21日,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浙江、安徽、上海、江苏、重庆、山东等六省(市)警方联合行动,从上游收购加工到下游销售环节,摧毁了一个特大的新型跨省地沟油犯罪网络。一年入账上千万案件的线索,源自浙江省乐清市公安局发现的一个地下炼油作坊。2011年9月,乐清警方接到举报,该市大荆镇蔗湖村有人私自炼油。随即赶到的公安、工商、质检部门人员在现场发现,房内摆放着一台碾压机和几口大锅,锅内是一些动物内脏,角落里摆着数十个塑料桶,里面装着颜色不一的油制品,现场脏乱不堪、恶臭难闻。但与此前查获的“泔水油”提炼作坊不同,警方在现场没有发现泔水,只有成堆的油脂块。随后的调查发现,该加工点犯罪嫌疑人韩某与浙江金华人李卫坚有销售往来。此后,金华警方追踪查获了李卫坚无证开办的废弃油脂提炼厂。提炼厂位于本文开头提及的金华市婺城区苏梦乡桥头村。该场所也被李卫坚用于储存和销售地沟油。警方发现,在当地熬制这种“新型地沟油”的窝点不止一家,还有一些个体熬油户四散分布。浙江省治安总队副总队长丁仕辉负责协调此次地沟油案件侦破,他告诉本刊记者,个体熬油户熬制出来的动物油脂,由李卫坚收购后统一销往上海、重庆、江苏、安徽等地的粮油食品企业,*终制成牛油、食品和火锅底料等进入到食品领域。据了解,“新型地沟油”个体熬油户卖出的价格是5000元/吨,李卫坚卖出的价格在7600元/吨左右,而到了一些正规的油脂公司,这些油品价格飞涨至12500元/吨。仅2011年1月到11月,李卫坚团伙销售“新型地沟油”入账就达1000多万元。公安机关专案组成员介绍,各油脂公司都会将收购来的初炼地沟油进行精加工。加工的过程,首先要把油脂加温熔化,用水洗掉皮毛、泥土等大块杂物,然后加入白土进行沉淀,吸附这些油的异味。经过这两个步骤,油脂仍然散发臭味,颜色也不够清澈,接下来还需多次高温处理。上述警方人士表示,这样反复熬制,除了让地沟油没有异味之外,更重要的是降低其酸价,后者是脂肪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标志,酸价越低一般就说明油脂质量越好。“初炼地沟油往往酸价很高,但经过多次加热后,酸价会明显降下来,这样做出的地沟油,甚至检验部门也很难查出来。”他说。据悉,此次警方跨省联合行动,共捣毁炼制新型地沟油工厂、黑窝点13处,抓获犯罪嫌疑人109人,现场查获新型地沟油成品、半成品及油渣3200余吨。以“做肥皂原料”为幌子丁仕辉向记者介绍,与此前警方破获的泔水油案件相比,动物油脂型地沟油有着新的特点,其隐蔽性更强,造成的社会危害也更大。根据警方目前掌握的情况,“新型地沟油”犯罪链条从收集、初炼环节开始就有着明显的犯罪指向。在此前查获的“泔水油”案件中,部分初炼环节的收集人对地沟油的去向不了解,而本案中收集**人明确自己所卖的地沟油要进入食品领域。警方查明,为了让炼制出来的动物油脂在外观和气味上更接近牛油,李卫坚在熬制油脂过程中,故意加入牛角软骨。这表明李卫坚知晓油脂*终将作为牛油进入食品环节。由于此前没有关于动物油脂制成地沟油的发现和报道,公众和相关监管机构对此类地沟油缺乏足够认知。2011年4月7日,乐清当地工商执法人员曾根据群众举报,对前述大荆镇蔗湖村的地沟油提炼作坊进行了查封。但当时的调查发现,该场所并非之前固有印象中的地沟油加工点,因此仅以“无证加工”对其进行了查封处罚。而在金华李卫坚的加工点,本刊记者采访了解到,周边住户已经注意到这个厂的进出车辆很多,屋内散发出恶臭,曾经对其产生过怀疑。但李卫坚给出解释,称自己是给化工厂做肥皂原料,旁人也就没有深究。警方还查明,为了防止从往来账目上露出马脚,此案中涉及的食品加工企业没有把货款直接发给李卫坚,而是通过第三方进行资金往来,以逃避有关部门的监管。上海某食品加工企业,长期暗地里向李卫坚收购地沟油,其货款记录上却显示与安徽一家油脂厂结算。安徽这家油脂厂随后再将钱打给李卫坚。记者了解到,目前相关职能部门很难通过常规质检手段分辨出此类“新型地沟油”。经过脱色、去臭和高温熬制等精加工后,由腐烂动物油脂制成的牛油,在部分指标数据上和健康牛油并没有差别。有业内专家指出,现行国家强制性卫生标准出台之初,考虑的是如何确定企业正常生产的食用油是否合格,并没有预先将地沟油这一极端恶劣的生产方法考虑进去。目前常用的几项检测指标,还无法准确辨别出地沟油。由于没有明确的检验指向物,质检部门仍只能根据现行国标进行检测。李卫坚案中涉及多家食品加工企业,它们的产品均顺利通过了有关监管单位的检测,进入食品流通领域。一些食品加工企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这些油用于食品制作。一名从事食品安全监察工作的人员表示,原有的食品卫生防控体系,对于通过部分正规厂家销售的地沟油,可以说是防不胜防,这对监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细小的线索紧追不放。”丁仕辉说,“浙江侦破的几起地沟油案件,都是社区**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全环节监控打击制作“新型地沟油”的原料,是如何收集而来的?杨根贵是金华市婺城区人,近两年来,他每天都会到附近的屠宰场收购废弃物。“猪的废弃物都是我从屠宰场收来的,少的时候就30斤左右,多的时候有100斤。我的钱付给屠宰场的清洁工老徐夫妇,他们每天都会等我去拿。以前是按斤买的,每斤5毛钱左右,后来就每个月给他们500元。”杨贵根说。每天回家以后,杨贵根就开始用这些猪的废弃物熬油。他先将这些废弃物放入大锅熬,熬出的油放入专门盛放的油桶内,随后他用压榨机对熬油后剩余的油渣进行压榨取油。炼好的油会有老板上门收购。起初,油是1.5元/斤,后来收购价一直涨,*近一次过来收油是春节过后,老板把价格提到了2元/斤。通过熬制这些动物油脂,老杨每个月能赚1000多元,这也是他的主要生活来源。“我原来以为老板收去是卖给化工厂做肥皂,现在听**说他们收去是加工后卖给人吃。早知道是这样,我**不会做。这些油太脏了,人根本吃不得。”老杨现在很是后悔。本刊记者在金华等地部分屠宰点了解到,猪屠宰后,猪鞭、膈膜、淋巴和部分内脏等废弃物通常会被专门割下扔掉,一头猪的废弃物基本在250克左右。原来各家屠宰点的废弃物都是交由清洁工处理,在“新型地沟油”案发后,有关部门已经加强了管理,废弃物都予以专门处置。丁仕辉建议,屠宰点和农贸市场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屠宰废弃物的管理,派专人负责加以销毁,防止流入社会*终造成危害。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一些黑窝点的地沟油炼制原料成分非常庞杂,来源多种多样。只要能熬油的动物废弃物,很多窝点都会拿来利用。这些动物废弃物可能是来自菜场鸡鸭宰杀后的遗弃物,也可能是被人遗弃不能食用的各类病死、变质和**的肉制品,或者用作工业原料的猪皮等物。上述人士建议,仍要持续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毕竟从收泔水炼地沟油,到现在则以腐死动物为原料炼制地沟油,虽然生产方式“新型”了,但万变不离其宗,*终都要进入食品流通领域。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多名专家指出,对“新型地沟油”的调查表明,在屠宰废弃物源头管控和食品加工企业产品质检终端,食品安全监管存在严重缺位;呼吁从源头、终端同步加强监控,加大联合打击力度。据介绍,地沟油的循环利用范围,通常是生物煤油或生物柴油。一些发达国家根治地沟油流向餐桌的办法,或者规定厨余垃圾必须由政府统一回收后处理,或者为正规企业提供收购补贴,并在收购上来的地沟油中立即加入有毒的蓖麻油。国内目前主要针对地沟油的加工销售环节进行打击。作为浙江省公安厅查办地沟油案件的主要负责人,丁仕辉认为,现在的地沟油犯罪团伙往往是大范围跨省作案,涉及人员众多,犯罪证据隐蔽,因此各级公安部门不能只想着守土有责。如果从单一环节上进行调查,通常达不到好的效果。“要明确是不是‘新型地沟油’,目前方法只有查实地沟油从动物废弃物收集、炼制到销售的整个环节。”丁仕辉说,这要求公安机关在打击此类犯罪时必须完成部、省、市、县多层次协作,在统一指挥协调下展开工作,真正做到全环节侦破,掌握*切实的犯罪证据,以加大对此类犯罪的打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