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囤网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企业动态>>尽管没有“零风险” 我们亦需尽全力保证食品安全
早囤网囊括了全国大部分优质的食品酒水饮料企业,为用户提供最新最全面的行业信息!

尽管没有“零风险” 我们亦需尽全力保证食品安全

   发布日期:2022-01-30  作者:早囤食品  浏览次数:213
核心提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严卫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食品零风险“从科学角度不能做到”,风险的实质是个概率问题,危害不等于健康损害。严卫星认为百姓对此需要调整心态。(8月24日《京华时报》)这次专家说的不无道理,消费者不必大惊小怪,不必气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严卫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食品零风险“从科学角度不能做到”,风险的实质是个概率问题,危害不等于健康损害。严卫星认为百姓对此需要调整心态。(8月24日《京华时报》)这次专家说的不无道理,消费者不必大惊小怪,不必气急败坏地向专家拍砖。严格地说,食品的“**零风险”的确不能做到,很多食品或其原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是难以彻底清除的,比如花生、玉米中的*****,烧烤、熏制、腌制食品中的致癌物质,各种食品添加剂中的有害成分,有些食品中的致病菌,等等。这些食品安全风险如果能够被控制在合法合理的范畴内,其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的威胁如果能够被压缩到*低限度,我们大可不必闻“食品风险”色变。但笔者以为,专家只说对了一半。食品的“**零风险”,即食品的“客观零风险”,这种食品零风险的确不能做到,这是由于一些不能克服、不能避免的客观因素,有点法律术语中的“不可抗力”的意味。对食品的“客观零风险”,我们需要调整心理预期,不能盲目苛求。然而,食品零风险不能做到,还有另外一种原因——主观原因,即由于经营者的自律、良心和诚信的缺失、监管者的失职渎职以及法律的空白、滞后等原因所造成的食品“主观零风险”的不能做到,从现实来看,这种食品“主观零风险”的不能做到恰恰是*普遍、*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为民众忌惮和诟病。民众对食品“主观零风险”抱有越来越高的期望,实际上,只要经营者、监管者、立法者以及相关责任人能够付出*大的主观努力,能够下定决心,食品的“主观零风险”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或者可以无限接近的。6月21日,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原局长周一岳表示,内地供港食品的安全率达到了99.999%,这在全世界都是很难得的。笔者以为,内地供港食品的“主观零风险”为全国食品的“主观零风险”树立了标杆,明确了方向。食品“客观零风险”的不能实现,不能成为食品“主观零风险”不能做到的挡箭牌,我们固然应该坦然面对实现食品“客观零风险”的障碍和难度,但我们丝毫不能动摇实现食品“主观零风险”的决心和信心,不能减缓甚至放弃实现食品“主观零风险”的努力。揆诸现实,在构建食品安全的过程中,不论是经营者,还是监管者、立法者,甚至是消费者(可以起到监督制约作用),都在主观方面存有很多不足,都需要加倍地付出责任和良心。
 
关键词: 风险 食品 主观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买家保障支持先行赔付
担保交易保障每一笔交易
实地验厂真实性并拍照取证
委托找厂5万家工厂等您下单
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 快捷方便
企业名录| 资讯| 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