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重庆、成都,几乎所有人都会提到当地的餐饮美食——火锅,德庄、小天鹅、秦妈、刘一手等火锅品牌立刻在脑海萦绕。有人说如果到西南不吃火锅,就等于没到过巴蜀之地。
但相对于火锅餐饮在西南的红红火火,速冻火锅料产品却没有相应的红火。在当地火锅店里,鱼丸、虾饺这类速冻火锅料涮品并不普遍。火锅的福地为何不是火锅料的福地?哪些因素影响了火锅料在当地的推广?开启这块市场宝藏的钥匙又在哪里? 市场现象:重庆火锅里鲜见速冻丸子
如果你在重庆问当地人:“哪里吃火锅*正宗?火锅一条街在哪里啊?”当地人会这么回答你:“重庆没有火锅一条街!”因为,重庆到处是火锅,这里是全城皆“火锅”。
走在重庆市区,无论是高楼林立的商业中心还是安静的老城巷落,火锅店的身影可谓无处不在。赶在饭点时分随便走进一家路边的重庆老火锅店,都会看到在沸腾的红油锅边一群喜笑颜开的人们侃侃而谈,热闹的用餐氛围在火锅的烘托下,融入了重庆人的**。
2007年,中国烹饪协会正式授予重庆市“中国火锅之都”的称号。据统计,重庆市获得****商标和**商标的火锅企业有10余家,年营业额过亿元的火锅企业近20家。如此大的火锅餐饮行业,速冻火锅料产品又有着什么样的表现呢?
记者走进了重庆九龙坡区一家火城老火锅店,几十张餐桌上座率超过七成。在火锅店提供的菜单上,排在前几位的便是:毛肚、鸭肠、腰花、肥肠、猪黄喉、老肉片等,然后便是各种各样的蔬菜,速冻火锅料产品只能看到燕饺、虾饺、火锅包子等为数不多的产品。
“怎么没有速冻丸子类的产品?”记者问在座的重庆朋友。“有香菜丸子啊,但不是速冻的,都是现做的。”重庆朋友说本地人很少吃丸子,火锅消费的主要食材便是毛肚、鸭肠、血旺以及蔬菜类。
短板分析:习惯和价格影响火锅料和餐饮对接
2010年,四川龙旺食品有限公司投资100多万元购买火锅料生产线,上马丸子、虾饺等速冻火锅调理产品,企图通过公司原有销售通路进**锅料市场。彼时,全国火锅料企业市场大卖,形势一片大好。
2011年初,龙旺火锅料陆续上市之后,虽然口感得到经销商和消费者的一致肯定,但是市场销售迟迟打不开局面,企业与餐饮行业的对接更是成了纸上谈兵。于是在2012年,公司停产了除虾饺产品之外的其他火锅料产品,并表示暂时不对该类产品投入过多精力。
在西南一贯以稳扎稳打作风知名的龙旺公司,在上马火锅料生产线遇阻之时,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林华清表示:“当时只看到川渝两地的火锅餐饮市场巨大,但实际上本地人几乎没有吃火锅丸子的习惯。生产的产品,也只有虾饺的市场反应还算可以。”
除了饮食习惯因素外,影响火锅料产品在西南地区发展的还有价格因素。海霸王国际集团海霸王(汕头)食品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魏洁玉介绍说,公司和西南不少火锅餐饮公司都有过接触,希望能就速冻火锅料产品达成业务合作。
“火锅餐饮行业对我们产品的品质都表示认可,但是在价格方面不少餐饮行业还是不愿接受。”魏洁玉说目前海霸王的丸子类产品在汕头工厂生产,长途运输到川渝地区,冷链物流成本就要占到价格的约10%。
对接之道:持续引导才能引爆市场
在西南*大的冻品交易市场——成都市府青路冻品交易市场内,海霸王的广告牌赫然醒目。海霸王虾饺、脆饺、日式火锅包、香嫩鱼排等火锅料产品成为广告牌宣传的重点。而海欣、惠发、安井、海旺等公司的宣传门头也到处可见。这些市场迹象表明,火锅料企业并不甘在西南市场遭受落寞。
在川渝两地的连锁超市内,冷冻食品区占柜面*大的是速冻米面产品,火锅料产品虽然也有销售,但是人气相对冷落,而且多家公司产品的生产日期不够新鲜。
“其实在川渝地区香菜猪肉丸、香菇贡丸、撒尿牛肉丸和淡水鱼丸四种产品还是有一定的销量,除了香菜猪肉丸餐饮店大多自己做,其他三种丸子不少都是采购的速冻火锅料,打开这个市场的关键要靠企业的引导。”魏洁玉说刚开始海霸王在西南的火锅料市场并不好,但是通过不断的市场投入和培育,*近几年的虾饺、火锅包子都有不错的销量。
去年7月份,海霸王成都基地投产后,虾饺和其他部分产品实现了当地产销。目前,丸子和肉制品的生产线也在调试之中,预计今年7月份,海霸王的丸子类产品和肉制品将实现在西南地区产销。
“根据多年的市场调查,我们制定了一份针对西南的市场推广计划,以及一些特色火锅产品。”魏洁玉透露说,届时海霸王将对当地火锅料市场进行重点开拓。
在营销界有则经典的故事,两名公司职员去非洲调查鞋子市场,一名职员沮丧地回复说:“非洲人不穿鞋,咱们没有市场可言。”另一名则欣喜地回复道:“这里人竟然还没有穿鞋,咱们的市场太大了。”
同样,面对如此大的火锅餐饮市场,如何让速冻火锅料产品也能博得一片市场空间,或许针对性的市场策略以及不懈的宣传引导能成为这块宝藏的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