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招商网:綦江县横山镇回龙村树木茂密,森林资源丰富,是个天然的大氧吧。村里有个年轻小伙,是个退伍**,他创办的林下瑶鸡养殖场坐落在森林深处的山坡上。“一二一,一二一,出去吃虫子咯!”每天早上五点刚过,响亮的口号声回荡在大山深处。村里人都知道:一定是王俊带着他精心饲养的上万只瑶鸡“出早操”了。 参军,一个警卫兵的两年 王俊,今年刚满25岁。提起自己的创业经历,这个年轻的大男孩总结了一句话:“不当兵,后悔一辈子,不当兵,我早就成了一个小混混了。” 时间回到2001年。那年夏天,王俊中学毕业,成了一个无业游民,无所事事。 怀着当兵的梦想,2005年王俊入伍,在广州军区经受了**大熔炉的锻炼。在**里,他所属警卫排,24小时轮班站岗,不但要求站得“纹丝不动”,还常常有排长来“摸岗”。 “站岗不仅要求站姿,还要有很高的警惕性。”王俊回忆说,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怕的就是白天站岗,因为换岗之后,全身上下都湿透了。 当兵一年,王俊也混成了老兵。他和战友们种庄稼,还种了两亩多辣椒、四季豆、土豆等蔬菜。“那时候连队评比,我们种的蔬菜是全连队收成*好的!”说这话的时候,王俊一脸自豪。 团结、守纪律、无条件服从、有责任感、吃苦耐劳……短短两年的军旅生涯,在王俊的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也为他返乡创业打下了基础。 创业,林下养鸡有“搞头” 2007年底,王俊二等兵退役返乡。离开**,王俊的生活又陷入了迷茫之中。 “到外面去打工吧,多见见世面也好。”父母劝说道。背上行囊,王俊又只身来到广州打工。“拿着一千多元的工资,心里真的很不服气!”王俊说,打工一年时间里,创业的念头就没停过。 2009年春节回家,王俊正式和父母摊牌:我要回家创业。 当年,重庆大力推广林下经济,全市农村林下养殖风生水起。王俊到镇里畜牧站咨询,得知镇里鼓励林下养殖,政策一路绿灯,如果养鸡每只还补贴5毛钱。 这个消息让王俊兴奋不已。回龙村是横山镇林地资源*丰富的地方。“喂羊无草,养鸭无水,养鸡却是块难得的宝地。” 说干就干,王俊一边和村里协商承包900亩林地,一边前往永城、永新等养鸡大户家中参观学习,还报名到镇里的畜牧*医班培训了半个多月。 一切准备就绪,信心满满的王俊开始了创业之路。**年,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引进了1800只本地鸡苗。白天,他给鸡添食,打扫鸡舍;晚上,他翻阅有关书刊,写养鸡心得。 王俊是幸运的,引进的1800只鸡苗成活率很高,因为散养在松树下,鸡的肉质鲜美,深受市场欢迎,收购价更是卖到了14元每斤,按照每只鸡4斤计算,毛收入超过10万元。 致富,以**的姿态成功 “不抛弃,不放弃!”王俊很喜欢《****》里的这句话。他说,在创业*艰难的日子里,他也是靠着这句话挺过来。 养殖场坐落在深山里,没有道路,那就修!王俊拿出“愚公移山”的勇气,肩挑担扛,硬是刨出了2公里的毛土路。 养殖场海拔高,没有蓄水池,那就修!王俊拉着4匹马,驮了一个月的水泥河沙,硬是修起了可蓄水1000立方的堰塘。 如今,养殖场和外界畅通无阻,大旱之年水源充足。王俊大胆放心地从广西引进了中高端山地鸡品种——瑶鸡。 “瑶鸡觅食力强,适应性广,抗病力强,*适合山区林下养殖。”王俊介绍说,瑶鸡主以昆虫、蚯蚓、野菜为食,是****的天然绿色食品。 果然,市场证明了王俊的选择是正确的。瑶鸡一上市,就备受市民欢迎。如今,綦江四里八乡的餐馆、商贩,甚至重庆的一些五**酒店都喜欢买回龙村的瑶鸡。 “按照今年的行情,瑶鸡收购价*高可卖到22元1斤。”王俊乐呵呵地说,今年养殖场年出栏瑶鸡10万只以上,纯收入超过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