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机械网:食品包装材料指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用的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制品和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涂料。
食品用纸包装材料及其安全性
在现代包装的四大支柱——纸、塑料、金属、玻璃材料中。其中纸制品增长*快。纸和塑料的价格*便宜。原料来源广泛,且不如玻璃那样易碎,也不如金属重。便于携带。国际卫生组织和国内环保专家认为,国内外市场将逐步*止使用塑料食品袋,今后购物要用无毒、无害的“全纸制环保袋”。纸制品易于腐化,既可以回收再生纸张或做植物肥料。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净化空气。
食品、饮料等领域“打包”用的包装纸,有食品羊皮纸、糖果包装原纸等。用于食品包装的纸还要求卫生、无菌、无污染杂质等。
纸是*古老*传统的包装材料,但它的不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其主要原因是造氏过程中需在纸浆中加入化学品如防渗剂/施胶剂、填料(使纸不透明)、漂白剂、染色剂等。防渗剂主要采用松香皂;填料采用高岭土、碳酸钙、二氧化钛、硫化锌、**钡及硅酸镁;漂白剂采用次氧酸钙、液态*、次*酸、过氧**及过氧**等;染色剂使用水溶性染料和有着颜料,前者有酸性染料、碱性染料、直接染料,后者有无机和有机颜料。
食品塑料包装材料及其安全性
塑料是使用*广泛的食品包装材料。塑料一般可分为热硬化性和热可塑性两种。前者有尿素树脂UF、酚醛树脂PF、三****树脂MF;而后者则包括***树脂PVC、聚偏二***树脂PVDC、聚**PE、聚**PP、聚苯**PS、尼龙NY、苯**树脂AS、苯**树脂ABS、聚酯类树脂,如PET、PEN等。根据不同的树脂使用不同的添加剂以及制作复合材料时使用的粘合剂,如TDI、TDA等。
对于食品包装而言,不安全隐患在于UF、PF、MF的甲醛,PVC在于***单体,PS在于甲苯乙苯丙苯等化合物。此外,与塑料添加剂亦有关,如稳定剂(抗氧化剂、用于***树脂的稳定剂及紫外线吸收剂)、润滑剂、着色剂、抗静电剂、可塑剂等。稳定剂一般应使用安全型的,使用重金属系稳定剂一般要慎之又慎,食品包装材料一般*止使用铅、*化*、二**锡化合物等稳定剂。可塑剂的添加量应控制在5——40%,其余各种添加剂添加量均在3%以下。
食品金属包装材料及其安全性
金属包装一般分为箔材和罐材两种,前者使用铝箔或铁箔(过去少量的锡箔);后者多用于镀锡罐。
使用铝箔时对材质的纯度要求非常高,必须达到99.99%,几乎没有杂质。但是使用铝箔因为存在小气孔,很少单独使用,多与塑料薄膜粘合在一起使用。金属罐的表面大部分用塑胶涂覆。
过去使用的镀锡罐,一般来说其溶出的锡会形成有机**,毒性很大,此类中毒事例较多。如1960年日本发生的果汁罐头中毒事件中,250ml的每盒罐头内,竟查出锡溶出量高达1000~1500MG。造成食源性疾病的物质是柠檬酸或苹果酸的锡盐。按照食品卫生法规定,日本镀锡的果汁罐头锡的溶出限度为150ppm以下,英国为200ppm以下。此外,焊锡也能造成铅中毒,不过现在大部分罐头盒的内壁均有涂层,因此几乎不存在由于镀锡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食品玻璃容器包装材料及其安全性
玻璃也是一种无机物质的熔融物,其主要成份为SiO2-Na2O,其中无水硅酸占65~72%,烧成温度为1000~1500度,因此大部分都形成不溶性盐。但是因为玻璃的种类不同,还存在着来自原料中的溶出物,所以在安全检测时应该检测碱、铅(铅结晶玻璃)及*(消泡剂)的溶出量。
玻璃的着色需要用金属盐,如蓝色需要用氧化钴,茶色需要用石墨、竹青色、淡白色及深绿色需要用氧化铜和重**钾,无色需要用碱。安全卫生法规定,铅结晶玻璃的铅溶出量应限定在1~2ppm之间。
食品陶瓷等包装材料及其安全性
木制食品包装容器与陶瓷搪瓷食品容器虽质地不同,但其表面都要经过处理,或涂涂料或上釉。涂料、釉都是化学品(釉含硅酸钠和金属盐,以铅较多)。另外,着色颜料中也有金属盐,因此也会有不安全隐患。特别是现在流行的密度纤维板制月饼、茶叶包装盒,因含有大量游离甲醛和其他一些有害挥发物质而令人堪扰。
研究表明,釉涂覆在陶瓷或搪瓷坯料表面,并在800~1000度温度下烧制而成,如果烧制温度低,就不能形成不溶性的硅**,在40%的**溶出试验中见到金属的溶出。据研究报道,已上釉的包装容器,如使用鲜艳的红色或**彩绘图案,会出现铅或*的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