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底发改委约谈四家食用油企业,要求“两会”前小包装食用油不得涨价,到“两会”闭幕,限价令悄然“过期”,时间已经过去了3个月。3个月内,国际大豆价格每吨上涨近千元,而市场上的小包装食用油价格几乎纹丝不动,甚至还出现了散油和小包装油价格倒挂的窘相。 如今,随着“两会”的闭幕,发改委和油企的“约定”也面临失效。那么,扛在大豆加工企业身上沉重的成本压力是否能通过提价而就此得到舒缓呢?固然企业方面欣然向往,但就目前来看,提高价格仍旧缺乏借口。 “魔力”失效? 去年底,小包装食用油限价令是发改委通过和国内四家大型食用油企业约谈间接颁布的。至于限价令执行的期限,中华油脂网主编郭清保认为,从此前发改委“口头通知”的字面意义来看,限价令的有效期是从“两节”开始直至“两会”结束。 由于“两会”后发改委并未继续约谈限价,“我们可以认为,随着"两会"的闭幕,限价令已经失效了。”郭清保说。 面对限价令的失效,企业方面看似平静,实际却都有些蠢蠢欲动。山东省某大型大豆加工企业的洪经理透露,限价令的失效确实有可能会引起小包装食用油价格的反弹,行业内一些企业也在酝酿之中。但是,由于目前国内还处于小包装食用油的销售淡季,即使出现价格反弹,幅度也不会太大。 “对于规格为5L/桶的食用油,我们预计提价的幅度大概是每桶2.5元,时间上还不确定,需要等待时机。”洪经理说。 郭保清分析,4月底开始,国内进入小包装食用油的销售旺季。因此,如果期间没有其他政策性的指导,4月中旬国内有可能迎来小包装食用油的一波价格反弹。反弹幅度不会太大,提价不会超过15%。 提价借口不足 但是对于形势的解读,各方所持观点不一。 一位企业人士解读,发改委既然没有宣布限价令失效,就代表限价的要求仍在延续。因此他认为,覆盖70%市场份额的四家食用油企业不会轻易涨价。 金龙鱼内部人士表示:“没有接到关于调价的通知,近期不会提价。”如果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几家大型食用油企业按兵不动,小品牌食用油即使妄图涨价也无济于事。 因此,对于食用油加工企业来说,提价也并非随心所欲,“商品价格仍需遵循市场规律。”洪经理坦言,虽然大豆加工企业迫于成本压力无不希望提价,但是就目前的原料价格来看,涨价的动力还不充足。 企业人士表示,近来散油价格回落,企业亏损程度逐渐减轻,目前每吨亏损约500元,已经好于*困难时期每吨亏损近2000元的情况。 除了政策方面对价格的限制,国际大豆价格也缺乏上涨支撑。4月份,南美大豆集中上市,供给充足。而且按以往规律来看,国际大豆价格从下半年北美大豆上市后,才开始进入上行通道。 3月11日,美国豆油(FOB)现货价格、芝加哥豆油期货价格比2月同期均下降7%。3月22日,CBOT豆油收盘再度小幅下跌,5月合约下跌0.02美分,收报55.86美分/磅。分析师认为,豆油市场消息面匮乏,南美新豆陆续上市,给盘面构成压力。 此外,日本震后,国际资本市场都有抛盘的趋势。郭清保对记者说:“资本市场对于油料作物价格影响明显,如果后期日本经济情况不乐观,资本还会进一步撤退,因此对国际大豆价格上涨有一定技术上的**。若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继续回落,对大豆价格也有一定向下的压力。” 由于成本因素,食用油提价是大势所趋,但是企业仍在等待时机。洪经理认为,如果利比亚局势持续紧张,拉动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上涨,对大豆价格上涨有一定推动作用。如果这一作用明显,企业成本压力增加,就会选择提价。郭清保则认为,企业若想提价还需打开需求窗口。 不过,国家近期食用油储备充裕,市场调控能力持续增强。在我国供应能力增强以及市场终端需求正处淡季的背景下,专家预计,后期国内食用油市场行情将以稳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