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变迁,文成粉丝这个出自山城的传统农特产品,通过改良和包装,逐渐走进各大超市,又通过文成10万华侨,以每年数千万元的出口额,销往欧洲、非洲及东南亚等地的55个国家和地区。 上好番薯精制而成
据该县农业部门统计,番薯是该县仅次于水稻的**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为4.5万亩,涉及全县所有33个乡镇,总产量达1.75万吨,其中7成被磨成淀粉继而被加工为粉丝。 文成手工制作番薯粉丝,可追溯至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将番薯刨丝水磨,滤去薯渣和杂质,取其淀粉调水,放入蒸笼内炊透成饼,至水池冷却转硬后,再经手工刨成粉丝晾晒,文成粉丝就此“出炉”。如今,在文成不少地方,还保留着家庭手工作坊的粉丝生产方式。而“山哥哥”、“双龙”等当地粉丝产销龙头企业,则已采用现代化流水线作业。 文成粉丝晶莹呈半透明状,煮、炒、火锅皆宜。经厨师配上海鲜时蔬等佐料精心烹饪,摆上餐桌的粉丝不断条、不浑汤,柔韧适度,而且口感细腻,十分可口。文成粉丝因此连续四年获得省、市农博会金奖,并被认定为温州市**产品和温州市民*喜爱的十大品牌农产品。 地理标志产品漂洋过海 伴着越来越多走出去的文成人,文成番薯粉丝走进了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10多个省市,并远销欧洲、非洲、东南亚等地。漂洋过海后,文成粉丝身价暴涨,由原来每公斤4元人民币飚升为4欧元。据悉,“山哥哥”企业的粉丝年出口额达上千万元,樟坑村1300多吨粉丝也通过各种途径出口。 文成粉丝畅销海外,还引来了“甜蜜的烦恼”。2006年,文成一家粉丝出口企业发现,在意大利、德国、荷兰等海外市场,山东、福建产的番薯粉丝也叫“文成粉丝”,并且在华人区叫卖。为此,文成县政府牵头设立了浙南薯业产销合作社,并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文成粉丝”证明商标。2008年6月,“文成粉丝”经核准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据文成县工商局负责人介绍,这枚商标实现了温州市证明商标零的突破。根据WTO相关条款,“文成粉丝”由此在WTO框架下享有了与**商标同等法律保护,并在国内国际获得重点保护。文成很快就从这块金字招牌里挖到了**桶金,2008年9月,浙江山哥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成为首批商标许可使用企业,获许100吨包装量,涉及金额100多万元。 目前,浙南薯业产销专业合作社借助“文成粉丝”证明商标搭平台,已发展社员125户,并带动周边2300家农户从事番薯粉丝生产加工。据介绍,合作社年产“文成粉丝”1200吨,年产值达1500万元。 产销还需更精细 “‘恋薯牌’速食粉丝,将成为我们今后的主打产品。”文成县双龙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赵东旭向记者表示,在台湾技术员的指导下,可烧可泡的速食粉丝已处于试产阶段。该类产品经全新包装后,将瞄准国内超市。 从家庭手工作坊到龙头型销售企业,再到现今的转型发展,赵东旭坦言,规范化生产才是“双龙”今后的出路。今年,企业已投入100多万元用于设备整改,28亩新厂房也已得到落实,预计日产粉丝量*高可达两吨,产品将通过龙大集团等经销商销往全国各地。下一步,企业将力求获得“QS”食品安全认证,争取拿到出口自营权。 通过市场带企业、企业办基地、基地带农户,文成粉丝的产、供、销产业链也在逐步形成。“山哥哥”作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在文成周壤、金炉等12个乡镇及泰顺等周边县建立了5000亩番薯基地,并与60多家种植大户及专业合作社签订了番薯(淀粉)收购合同,合同标的额达800多万元,惠及当地520家农户。 然而,据文成县工商局调查显示,目前文成县上规模的粉丝加工企业只有3家,专业合作社5家,而常年专业加工户有3700多户。龙头企业少、产业化程度低等因素,直接影响了文成粉丝的附加值。为此,文成正着手以“文成粉丝”证明商标为纽带,带动企业和农村散户形成规范化生产,并统一运用证明商标进行包装、销售。此外,政府部门还将鼓励更多的粉丝产销企业申报“QS”食品安全认证、“出口卫生许可证”等认证,以补上内外营销方面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