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亨氏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是婴幼儿营养食品的代表,而实际上,亨氏是世界上*大的番茄酱生产商,其全球主营业务涉及调味品酱料、方便食品、婴儿食品三大领域。亨氏此次通过新加坡私人股份公司Transpac 购入福达。福达公司主要生产酱油和腐乳,拥有味事达酱油、广合腐乳两个知名品牌。 早有布局 亨氏1984 年进入中国,主打婴幼儿辅助食品。在过去十年间,亨氏一直渴望打开中国调味品市场。 2002 年6 月,亨氏公司通过产权购买的方式,收购拥有美味源商标的三家调味品国企,成立了亨氏在华全资拥有的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产品主要有亨氏番茄酱、美 味源辣酱以及酱油。但随后因“苏丹红”事件,其辣酱业务大受影响;而美味源酱油则一直位处中低端市场难以突破。来自市场调研公司欧睿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调味品市场上,亨氏美味源的市场份额不到1%。 自收购广东美味源后,亨氏还想着收购中国***北京王致和。两家从2002 年开始,谈了将近两年,但谈判过程颇不顺利。*终因为王致和不能接受被控股,双方合作计划泡汤。 收购王致和未果,亨氏又盯上了福达。据了解,由新加坡私人股份公司Transpac 控股的新加坡福达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在2002 年进入中国,并成立福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目前在国内有开平味事达调味品有限公司、开平广合腐乳有限公司、南京机轮调味品有限公司、味事达(南京)食品有限公司等四家工厂。 巨头环伺 中国人的饮食少不了油、盐、酱、醋调味品,在这瓶瓶罐罐背后,蕴藏的是成百上千亿元的市场机遇。 对调味品显示兴趣的外资食品大佬不仅只有亨氏。早在1998 年,雀巢就收购了太太乐八成股份,去年4 月,雀巢与太太乐联手投资3.2 亿元,在上海兴建了一个占地100 余亩、年产10 万吨的鸡精生产工厂。 2006 年,日本味之素株式会社对外宣布,以约18.45 亿港币的价格收购了香港达能亚洲公司旗下的淘大食品集团和上海淘大食品集团60% 的股份。 2008 年年底,台湾统一与日本酱油巨头龟甲万联手,与河北石家庄珍极酿造集团合资建立“统万珍极食品公司”。此外,联合利华等知名跨国企业也开始在调味品业务上加码,收购了“老蔡酱油”。 本土品牌被收购后命运却大不同。如太太乐跟雀巢业务实现了互补,产品已从单一的鸡精,发展到拥有调味汁等70 多个品种的调味品。但是“老蔡酱油”影响力大为降低。 外资企业对中国调味品市场的深度介入,致使中国调味品市场风起云涌,经多轮整合后,外资掌握了各个细分品类的龙头企业。 中投顾问近日发布的《2010-2015 年中国调味品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调味品行业发展迅速,每年以20% -35% 的速度增长。另据市场调研公司Euromonitor 统计,去年中国调味品零售额高达473 亿元,酱油则占近一半,达234 亿元。 亨氏美国总部发言人Michael Mullen 表示,亨氏在中国业务的总销售额一共约2 亿美元。“我们期待收购福达完成后,增加1亿美元的销售额。”对于收购完成后将对业界产生的影响,广东本土酱油知名企业均表示难以预估。“从目前来看,味事达和海天、李锦记以及珠江桥的酱油产品都各有特色,因此暂时不会对行业有什么大的影响。” 但不可质疑的是,外资大企陆续收购本土知名品牌后,对中国调味品市场的掌控力逐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