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绵阳市召开了全省市州农科院“十一五”科技成就簪汶川地震灾区农业产业振兴科技支撑对接会,在全省展出的242个主要粮经作物新品种中,市农科所代表绵羊共展出32个农作物新作品。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副厅长牟锦毅、韩忠等出席会议。副市长赵琪出席会议并致辞。 绵阳市此次展出的新品种包括目前我国**同时通过国家和省级双审定的杂交小麦新品种绵杂麦168,处于世界高芥酸产业霸主地位的“棉油13号、15号、309号”等系列高芥酸油菜品种,以及我国南方稻区的骨干恢复系“绵恢725”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等。
据悉,“十一五”期间,全省市州农科院不断调整科研方向和结构,确立了以水稻、麦类、油菜、玉米、薯类和区域性优势特色农作物品种的研发和成果转化,五年来,全省共育农作物新品种242个,全省累计推广面积达到3亿亩,良种覆盖面积达到46%,大豆。花生等大批区域优势品种研发在全国**地位。其中,绵阳市农科所共育新品种32个,获得品种权41个,新品种、新科技在长江流域17个省市累计推广1.5亿亩(省内达8000亩)以上,助农新增粮食75亿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