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囤网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企业动态>>ST春天受累“极草” 前三季度收入骤降五成多
早囤网囊括了全国大部分优质的食品酒水饮料企业,为用户提供最新最全面的行业信息!

ST春天受累“极草” 前三季度收入骤降五成多

   发布日期:2022-01-31  作者:早囤食品  浏览次数:469
核心提示:上周,ST春天公布三季度财报,1-9月实现营业收入4.28亿元,同比下降超五成。与此同时,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开征求意见的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名单中,《关于劲牌有限公司等参加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列,并被建议失效。该文件下发于20
上周,ST春天公布三季度财报,1-9月实现营业收入4.28亿元,同比下降超五成。与此同时,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开征求意见的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名单中,《关于劲牌有限公司等参加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列,并被建议失效。该文件下发于2013年,试点探索将冬虫夏草作为保健食品原料,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劲牌有限公司和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利用有限公司(股票后改名为ST春天)5家企业参与。冬虫夏草一直风波不断。今年2月4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冬虫夏草类产品消费提示,在检验的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中,*含量为4.4-9.9mg/kg。有关专家分析研判,保健食品国家安全标准中*限量值为1.0mg/kg,长期食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等产品会造成*过量摄入,并可能在人体内蓄积,存在较高风险。3月4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通知,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含冬虫夏草的保健食品相关申报审批工作按《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未经批准不得生产和销售。在试点被叫停前,同仁堂、江中、劲牌已获得以虫草为原料的保健食品审批。作为A股市场上**一只纯正的“虫草概念股”,青海春天受“身份”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医药行业分析师史立臣认为,青海春天受到的影响势必会*大。去年前三季度,青海春天的冬虫夏草纯粉片“极草”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78.91%。而上周,ST春天公布公司三季度财报显示,今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4.28亿元,同比下降55.09%。ST春天表示,因控股子公司春天药用主要产品“极***据食药监管理部门的要求停止生产,ST春天及春天药用虽然采取了包括提高其他冬虫夏草类产品的生产销售、挖掘公司现有业务潜力在内等一系列措施消除相关影响,但相关措施取得成效需要一定时间。史立臣认为,试点期间没有拿到食品保健审批,精力集中于市场营销,研发、产品审批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这是一大战略失误。对于“身份”变化带来的连锁反应和应对举措,ST春天在给新京报记者的书面回复中称以财报内容为准,未透露更多详细信息。【相关链接】极草身份之“变”2009年:极草以普通食品身份上市,曾取得青卫食证字的《食品卫生许可证》。2010年12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发布《关于冬虫夏草不得作为普通食品原料的通知》,极草被清除出食品。此后,凭借青海省食药监局颁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极草得以保证产品生产。2014年7月,监管部门规定极草的制作工艺不属于中药饮片范畴,极草既不属于食品,也不属于药品。极草不久便获得了青海省食药监局给予的“青海省综合开发利用优势资源的试点产品”身份,继续生产经营。2015年7月,因未能按照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国家食药监总局告知青海省人民政府停止极草产品试点。2016年3月4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的通知》,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含冬虫夏草的保健食品相关申报审批工作按《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未经批准不得生产和销售。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买家保障支持先行赔付
担保交易保障每一笔交易
实地验厂真实性并拍照取证
委托找厂5万家工厂等您下单
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 快捷方便
企业名录| 资讯| 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