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盛夏的气温已高达31摄氏度,此时正当果树果子生长阶段,而在封丘县留光乡青堆村,树莓园里的树莓却迎来了丰收的季节。 “封丘县种树莓从青堆村开始起步,如今已有十一个年头。十一年间,树莓完成了从富一个村到富一个县的华丽转身,成长为一个富裕农民的支柱产业。全县种植树莓的面积达2万多亩,7000户农民因种树莓而发家。”封丘县外宣办主任尹祖涛告诉记者。 说树莓,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青堆村党支部书记。 见到王书勤,他仍保持着一个村党支部书记的朴素和严谨,不善言辞。但谈起树莓,仍如数家珍:“种一亩树莓的收益是种一亩庄稼的8倍,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很高,这就为树莓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如今的王书勤,已成为和专家,时而接待来学习的客人,时而与县领导商谈发展。他坦言,正是因为树莓,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找到了让农民致富的道路。 今年种树莓一亩的收益在1万多元,这还是去年冬天的低温造成了树莓冬害,产量略微有些下降。如果正常年景,树莓就会卖更多的钱。 种植之初,为让更多的农民轻松致富,王书勤成立了合作社。树莓属浆果,不易保存,王书勤想到了成立公司搞树莓的深加工,现在公司相继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产值过亿元,产品已有树莓鲜果、树莓冷冻果、树莓冻干果、树莓饮料等系列产品,其鲜果远销北京、上海等城市,树莓冷冻果被欧美客户**一空。 王书勤现已站在了树莓产业这个金字塔的顶端。 看到了树莓巨大的“正能量”,附近的农民纷纷种植树莓。小辛庄将全村的土地都种植上树莓,希望能土里刨金。王书勤成立的合作社辐射周边乡镇和市县,树莓种植推广全国8个省市,*远可达广西。 加入种树莓行列的农户越来越多,但树莓的需求更大了。虽然已经进入树莓的采摘季节,不断扩大的种植面积产生的树莓鲜果依然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企业出现“吃不饱”的状况。 记者采访该合作社时,看到用于饮料生产的流水线已经停工。下午1点左右运抵冷库的2000斤树莓,经过分拣装盒,3点已经入库完毕,等待发往北京。 农民看眼前,可封丘县委、县政府却有长远考虑,要把树莓作为一个产业来打造,出台各项优惠政策,支持树莓的发展。 王书勤告诉记者,现在封丘已是全国种植树莓*大的县,由于欧美国家对树莓的需求大,合作社会在5年内将种植面积扩大到3万至5万亩,以满足国内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