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一下过敏的机理:
过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致敏阶段、激发阶段和效应阶段。
1、致敏阶段
过敏原侵入机体后,吞噬细胞首先对其进行摄取、加工、处理,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被活化。活化的T细胞可分泌相关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产生相应浆细胞,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特异性针对该过敏原的IgE抗体。由于IgE的亲细胞性,特异性的IgE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受体结合,从而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但机体不会出现过敏症状。此后若长期无过敏原的再次侵入,则机体的致敏状态会逐渐消失。
2、激发阶段
相同的过敏原再次侵入机体后,会被吸附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特异性IgE抗体识别与结合,从而使致敏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受刺激而活化。活化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首先释放组胺等预先合成储备的介质,同时启动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生物活性介质的合成与分泌。
3、效应阶段
前一阶段释放的各种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相应的组织和器官,引起机体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哮喘、过敏性胃肠炎和过敏性休克等症状。根据发生的先后与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早期反应和晚期反应,前者主要是由组织胺等预先合成的介质引起,持续时间较短;后者是由新合成的介质白三烯、前列腺素等引起,一般在接触过敏原6~12小时内发生,可持续数天,嗜酸性粒细胞在该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的一种过度反应,皮肤在接触到过敏原之后就会发生上面的第一步反应-致敏阶段,当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就会发生后续的激发阶段和效应阶段。所以要避免过敏反应就需要识别出过敏原,然后通过一些防护手段避免接触到过敏原。
如果不小心产生了过敏反应,应该及时进行抗过敏治疗,口服或外用一些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只是局部的皮肤产生过敏反应,一些外用抗过敏药物也可以应对,像复发樟脑乳膏之类的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