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中草药以气,味,形,质决定药性的寒热温凉和升降浮沉,大抵温热升浮的药性一般都具有升发阳气的作用,临床作用主要集中在补充阳气和散出郁滞阳气的邪气。例如质地清轻的麻黄,入药部位为树枝有伸展外达功用的桂枝是升阳散出风寒邪气的中草药,根茎细长的葛根和黄芪是升发脾胃阳气的常用中药,气味辛辣雄烈的附子是蒸腾肾气,恢复肾阳的中药。虽然这些中草药均有升发阳气的作用,但是各有其不同的作用部位和临床功效,接下来,朱大夫结合中医理论为您做全面准确的分析。

★升发阳气的药性含义
清代医学家徐灵胎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明确的提出了“药性的寒热分类,或来自于气味,或来自于味道,或来自于形质”,《内经》中有确立了“气味属阳,阳主温热,气味浓厚的中草药药性多属热而升浮,味道属阴,阴主寒凉,味道浓厚的中草药药性多属寒而沉降”。


总结
ntenteditable="false">
上述中草药的药性主升浮,具有一定的升发阳气的作用,因其不同的药性特点,所升发阳气的部位亦不相同,黄芪升发脾气,桂枝升发肝气,麻黄宣发卫气,附子蒸腾升发肾气,实际上,均有升发发散阳气的药物远不止讲到的这几种,升发阳气的目的是补充阳气不足或阳气被邪气郁滞,具体情况应当具体分析,采取针对性的对证中药是关键。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备注:大家好,我是中医朱旭阳,文中参考了中医理论著作,结合个人经验,图片来源于网络。
ntenteditabl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