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整天胃胀气该怎么办呢?首先,朱大夫要提示您,脾虚是一个大的病证范畴,常见的病证分类有脾气虚证,脾阳虚证,中气不足证,寒热错杂证,肝脾不和证,上述病证均可因脾虚而引发,且都会出现腹胀,胃胀气,嗳气打嗝等症状,要明确脾虚的具体病证,才可以采取针对性的调整方法,例如脾气虚的胃胀气多发生在饭后,表现为吃完饭不久就觉得胃部胀满,有时候觉得没有吃太多食物,反而觉得有撑胀感,小一点的宝宝一般会表现为喝奶后腹胀,哭闹异常,排气后胀气能缓解。这是因为脾气虚弱,无力消化饮食,就会出现饭后胃胀气,打嗝频繁。所以,脾虚在饮食方面就要十分注意,减少坚硬的食物摄入,控制淀粉和豆类等易产气的食品,调治时采取健脾益气的方法,可改善胃胀气的表现。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嗔胀——《黄帝内经》
如果因脾虚发生了中气不足证,所谓中气不足主要是脾的升清功能下降,由于脾不能升清就会导致胃的蠕动降浊功能障碍,形成胃肠动力不足,产生胃液潴留,中医也叫“中气下陷证”,这种脾虚的胃胀气多发生在空腹和劳累后,而且伴有振水声(胃中气和水混合在一起),这种情况就需要采取健脾益气升阳的方法,同时配合增强胃肠动力药物,平时饮食细嚼慢咽,少食多餐,饭后应当平卧二十分钟,可经常参加户外运动,如慢跑,游泳。以增强体质体力,达到健脾补虚的作用。
★小结:脾虚引起的胃胀气要经过中医四诊分析确定属于脾虚的哪一种病证,再根据个人的病证特点采用针对的调治和养护方法。
★胃胀气的常见脾虚证型可以总结为以下情况:
①脾气虚证是脾虚最常见的证型,多因饮食不节,饥饱无度,思虑过度等因素引起,由于脾胃需要不断的消化饮食,中医形象的将脾胃称之为“枢纽”,胃肠的规律蠕动是脾胃功能活动正常的基本体现,饮食生冷油腻,脾胃难以消化,长期的饮食刺激易损伤脾胃的气血,导致脾气虚弱。此外,《内经》说“思则气结”,忧愁思虑过度人体的气机结滞,影响脾胃运动,也可造成脾气虚弱。脾气虚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饭后胃胀气,这是因为脾虚胃弱,难以消化食物,除此之外,还常伴有腹泻食少,乏力气短,周身无力,反应迟钝,小一点的孩子会表现为饮食积滞,吃母乳或奶粉后腹胀胀满,哭闹,放屁多,经常感冒,口腔异味等。脾虚日久可加重为脾阳虚,症状上多出现身体怕冷,手足不温,遇冷腹泻。脾胃之气虚弱,不能运化精微而制水谷,聚而不散而成胀满——《证治准绳》
②中气不足证:是脾虚的另一种常见病证,临床上胃下垂的病人多为中气不足,气虚下陷的病理表现。中气不足多与先天身体体质减弱有关,如果后天饮食不当就易出现症状。中气是指脾胃的气,气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功能活动的外在体现,所谓中气不足是脾胃的升清力量减弱,《内经》说“脾气散精”,说明脾可将饮食气血上输于周身,这个力量减弱后,气血不能升发,所以就会引起诸多症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胃肠动力减弱,表现为饭后胃部下坠感,空腹明显的★胃胀气,嗳气打嗝,腹部有振水音,有的患者表现为收腹时腹内作响,多伴有形体消瘦,血压低,面色晃白,乏力气短,心悸头晕,大便不成形,排便量少且有下坠感。胀,气机不利也。胸上不宽,谓之胸痹。有脉不横通而胀者,有浊气在上而胀者——《医学真传》
③肝脾不和证:是脾虚继发形成的病证,中医认为肝脾互相制约,肝气可以疏泄脾胃的气机升降,帮助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蠕动,脾胃化生的气血可以充养肝脏,二脏配合保障气血的正常运行。若情绪不畅,肝气郁滞不通,疏泄力量过强,冲克扰动脾胃的气血升降,就会损伤脾胃,引起脾虚。有的病人则是因为脾虚后,肝气相对亢盛,二脏失去平衡而继发肝脾不和。肝脾不和主要的表现就是胃胀气,尤其是情绪不畅,生气恼怒后出现胃胀胃痛,两肋胀痛,打嗝嗳气,如果是因脾虚继发的肝气郁结,就会出现胃痛腹痛,痛后腹泻,泻后胃痛减轻的“痛泄证”。临床上,多发生于于肠易激综合症,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的病人。④寒热错杂证:寒热错杂证是脾虚湿寒和胃内燥热互相结滞,上下不通的脾虚证候,多因饮食生冷,如过量食用冷饮导致脾虚或者脾阳不足,脾脏因阳虚而不能运化水湿,寒湿内留。使得脾胃脏腑之间不能互相配合而引起的病理反应。健康人,脾负责运化饮食,胃负责消磨受纳饮食,脾主湿,胃主燥,二者相互配合,脾给胃输送水分津液,胃不燥热,胃给脾输送热量,脾不湿寒。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金匮要略》
若脾虚寒湿形成后,不能为胃输送津液,胃内燥热形成,寒热之间相互激荡,势均力敌,使病人表现出明显的胃胀气,上下不通,打嗝嗳气暂时舒畅,伴有大便溏泄,腹部怕冷的脾阳虚寒湿证。同时还伴有反酸烧心,口臭口苦舌红等胃热表现。临床上,寒热错杂是慢性胃炎较常见的证型。夫饮食不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脾胃论》
★各类型脾虚证候引起的胃胀气应该如何调护
①脾气虚引起的胃胀气应当注意饮食不要过于生冷油腻,三餐可选择柔软易消化的食物,尽量减少食用豆类淀粉过多的产气食物,以及包子饺子等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胀气表现,症状明显时可参考现代医学的辅助检查手段,明确疾病类型,如电子胃镜,幽门螺杆菌检查等。中医调治以健脾益气为主要手段。如四君子等。小孩子脾气虚胃胀气可配合揉腹,促进消化和胃肠蠕动。②中气不足证应当避免急躁易怒,忧愁思虑,情绪对于脾胃影响较大,尤其是中气虚胃下垂病人,更要注意心态,保持乐观,胃胀气多时,可增加运动量,促进胃肠蠕动,必要时结合中医师面诊给予调治,以补气升阳为主要调治手段,如补中益气等。③寒热错杂和肝脾不和证属于比较复杂的情况,应该经专业医师给予明确的诊断,再确定调治方法。久病脾虚失运健
或因吐泻暴伤脾
食少即胀精神倦
面黄肌瘦四君宜
——《医宗金鉴》
食啖生冷,过饮寒浆,有伤脾胃,遂成胀满——《医门法律》
★总结和建议
脾虚是临床常见的证候,朱大夫将常见的脾虚证候做了一个梗概性的总结,注意每个证型的病理机制,具体症状和调治方法均不相同,《内经》说“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掌握自身的脾虚情况,才能更好的选择调护方法。
脾虚引起的胃胀气均要注意饮食,情绪,劳累等诱发加重的因素,注意不要熬夜,规律饮食,适当运动,可有效改善胃胀气等症状,最后,朱大夫提示如果反复出现胃胀气需要到正规医院就诊,排出恶性病变,明确疾病种类,配合中医辨证,可有效的解决胃胀带来的痛苦。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备注:文中参考了中医理论著作,结合个人经验,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