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生来说,能预测一些病人的大致死亡时间,并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
我们最害怕的,是好端端的一个人,突发病情变化,然后说没了就没了。
几年前,我有一个病人,做了微创胃穿孔修补手术,术后恢复相当顺利。在他出院那天,我们进行科室大查房,查到老人病床时候,老人还亲切紧握我的手表示感谢,但离开继续查房后,身后就传来呼救声,过去一看老人就已经不省人事了!最后经过抢救,还是救不过来。
做医生久了,就莫名会相信一些玄学的东西,比如“命中自有定数”,比如“阎王要你三更死,就活不过五更”等。

病人即将死亡,医生是怎么知道的?
1、生命体征不稳定:病重的病人,医生通常会给病人上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心电、血压、指脉氧、呼吸、脉搏,病情危重的病人,首先表现出来的是生命征不平稳,出现休克生命征,比如心率增快,血压下降,氧气不足,呼吸气促等。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各种药物、氧气,甚至呼吸机维持病人生命平稳。但是,有些危重病人即使用药物维持,生命征都不能稳定,在我们看来就随时有生命危险。一旦家属选择放弃治疗,脱离药物后,病人很可能在1-2天内死亡。

2、多器官功能障碍:比如说,严重的肝功能损害、严重的肾功能损害、严重的消化道弥散性出血、严重的脑出血、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严重的胰腺炎症、腹腔内的严重感染、严重的心功能不全等,都有可能会迅速要了一个人的命。当然,这些都需要专业知识的判断。
年前急诊科收了个胃肠穿孔腹痛的病人上来,一问病史才知道,这个病人已经腹痛十几天了,基本上每天吃不下东西,检查全腹部压痛,双眼已经出现“凝视”症状。虽然监测病人生命体征还算正常,但我知道他很快就不行了。
怎么说?这个病人胃肠穿孔十几天,并且有弥漫性腹痛,腹腔内感染已经非常非常严重,这是其一;病人这么多天不吃东西,体内能量亏空,肯定会出现严重的电解质紊乱,比如低钾、低蛋白等,这是其二;第三,病人回答问题时,反应已经很迟钝,并且出现凝视天花板现象,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种种迹象都表明,他的病情已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当时我是建议家属带病人回家,说病人时日不多了,但家属坚决不同意,要求上大医院继续治疗。1周后打电话回访,得知这个病人还没手术,就死在了大医院检查的路上……

3、生化指标逐渐恶化:有些病人,来的时候能走着进来,但随着病情发展,会越来越严重。就我常见的蜂蛰伤,严重的时候会出现严重肝损,转氨酶几百倍升高,并且合并溶血,又诱发尿毒症,即使经过换血、护肝、血透等治疗,这些生化指标仍达不到好转。这种情况,病人就随时有生命危险。

当然,医生也有预判失误的时候
记得我在呼吸科轮转时,有个病人因为呼吸困难被急诊科抬着进来,进来没多久就断气了。
一套抢救下来,病人的呼吸却没有恢复,虽然还有心跳,但家属放弃抢救了,并且要求出院。
当时,所有医生、护士,包括旁边的病人都以为病人回去就不行了,谁知道,第二天一大早,家属竟然又抬着病人来了!
病人还是呼吸困难,但这次至少没断气,经治疗后病人奇迹般好转出院了……事后想想,实在诡异。

还有另外一个例子。
是一个肠癌术后的病人,术后出现应激性消化道弥散性溃疡出血,当时用尽了所有办法,就是逆转不了出血局面,眼看病人生命体征不稳,又没有多余的血来输,我估计死亡就是一两天内的事情。家属见状便要求出院。
一个月后,我去买菜的路上见到了患者家属,便问其情况。被告之,病人居然还活着,但全身水肿,估计也活不了多久,当时真的被惊到了。

总之
在临床工作久了,遇到死在医院的人不在少数,见多了就能从蛛丝马迹中推论出病人的时间。这没有什么稀奇的。
这就好比老司机开车久了,就能很好地预判路况,能及时避开一些不必要的交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