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囤网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企业动态>>高盛撤退、水井坊加持,10年外资“饮酒”路,向左or向右?
早囤网囊括了全国大部分优质的食品酒水饮料企业,为用户提供最新最全面的行业信息!

高盛撤退、水井坊加持,10年外资“饮酒”路,向左or向右?

   发布日期:2022-01-30  作者:早囤食品  浏览次数:726
核心提示:一纸公告,让10年前“饮酒”的高盛再度引发关注。6月21日,安徽口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公告显示,公司将由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内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已完成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了淮北市工商行政管理
一纸公告,让10年前“饮酒”的高盛再度引发关注。6月21日,安徽口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公告显示,公司将由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内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已完成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了淮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身份由“外”变“内”,口子窖10年外资路走到尽头。2008年,国际知名投行高盛投资口子窖,随后一路增持变身公司大股东。2015年口子窖上市,12个月后高盛开始启动减持。截至2018年3月31日,高盛已经不在口子窖前十大股东之列,仅持有0.82%股份。而与此同时,由帝亚吉欧控股的水井坊,却走出一波V型反转行情,公司6月计划投资30亿加持邛崃基地,扩大产能加持白酒。十年间,高盛撤退水井坊进攻,外资为中国白酒提供了怎样的范本?高盛:9年净赚44亿 是输是赢相比国际烈酒巨头帝亚吉欧,高盛“饮酒”更早。2008 年 9 月,美国高盛公司在巴巴多斯注册的 GSCP Bouquet Holdings SRL 收购口子有限原股东 4.717% 的股权并增资,口子窖变更为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 22,500 万元。同年,高盛出资2.65亿元收购口子酒业25%股权。2009年12月,再次出资9000万元,持股比例增至25.27%,高盛共计投入3.55亿元,成为口子窖**大股东。2015年6月29日口子窖上市,一年后高盛开始了减持。自 2016 年 6月 30 日至 2016 年 10 月 20 日,高盛累计减持口子窖股份9552.06万股,占口子窖股本的15.92%。2017年6月口子窖公告,6月29日起的6个月内,财务投资者高盛将通过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或协议转让方式,减持合计不超过4093.74万股公司股票,占比6.82%。通过多次减持,高盛**口子窖九年,累计**48亿元,净赚约44亿元。从财务角度分析,高盛投资口子窖获利近13倍,确实做了笔“好买卖”。但是“拿钱走人”是输是赢?业内却有不同评价。食品专业人士朱丹蓬认为,作为国际**投行,高盛投资口子窖非常成功,财务投资和产业投资不同,更加看重短期收益和财务回报,9年净赚44亿证明高盛“拿钱走人”是成功的。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尽管高盛投资口子窖利润惊人,但如果长期持有回报更加丰厚。仅从二级市场看,2016年高盛撤退,随后口子窖股价*高上摸66.66元,相比高盛大规模减持几乎上涨一倍;而2016年中国名优白酒集体回暖,口子窖当年营收28.3亿,净利润7.83亿,同比增长9.52%和29.34%;2017年口子窖营业收入36.03亿,同比增长27.29%;净利润11.14亿,同比增长42.15%。高盛减持,实际上是错过了中国白酒这一***牛市”。不管是输是赢,高盛和口子窖的这段分分合合,都已经成为中国白酒的标志性案例。“卖卖卖”高盛、轩尼诗为何急于“戒酒”尽管口子窖赢利能力惊人,但高盛为何急于“戒酒”,业内人士分析可能有两大原因。首先,高盛自身定位财务投资者,更看重现实收益,在眼光敏锐的同时,“趋利避害”也是其重要特点。1984年高盛在香港设立亚太地区总部,公司通过投资然后减持和清仓,至今获利近580亿元人民币,在A股西部矿业、双汇发展、海普瑞、工商银行等公司,高盛都没有久留,同样选择“拿钱走人”。其次,尽管高盛作为口子窖股份上市时的大股东,但无意对公司进行控制。高盛虽然持有公司 25.27%的股份,但是低于**及第三大股东徐进、刘安省的合计持股比例。口子窖股份从成立起便由徐进、刘安省控制。控股但不“管事”,这或许是高盛高明的一面。徐进和刘安省作为公司创始人,对中国白酒行业有深刻的理解和运营能力,这是口子窖发展壮大的基本要素;虽然高盛长于投资,但是并无白酒产业运营经验,越俎代庖可能效果不佳。实际上,尽管中国白酒被广泛看好,但外资水土不服“醉酒”也有先例。2007年,酩悦轩尼诗出资2500万欧元,收购文君酒厂有限公司和文君酒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各55%的控股权,进军中国白酒行业。尽管轩尼诗实力雄厚,旗下拥有多个知名国际烈酒品牌,在酒业运营多年,但中外市场的巨大差异让其在10年后选择退出。2016年10月,轩尼诗彻底退出文君,剑南春重新成为其控股股东,白酒行业**上演了“外资”变“内资”的案例。水井坊加持高盛撤退中国白酒怎样拥抱外资与高盛和轩尼诗撤退不同,外资“饮酒”也有加持案例,水井坊无疑是典型代表。2009年3月,国际烈酒巨头帝亚吉欧持有全兴集团53%的股权成为水井坊实际控制人,完成了“中国白酒外资并购**案”。一脚跨入白酒行业,迎接水井坊的并不是鲜花和掌声。2013—2014年,水井坊持续两年亏损,戴上了ST帽子。2015年是水井坊的转折点,公司当年实现净利润8797万元,成功摘下“ST”帽子。2016—2017年,“找到感觉”的水井坊驶入发展快车道,公司2017 年度实现营收 20.48 亿,同比增长 74.13%;实现净利润 3.35 亿,同比增长 49.24%,一举成为外资饮酒“模范生”。2018年6月,水井坊计划投资30亿用于邛崃基地项目,其加持白酒的决心凸显。外资白酒一“进”一“退”,凸显投资主体和运营差异。高盛作为投资银行,长于资本运作缺乏产业经验,将自己定位于财务投资者,通过投资“种子”企业,在二级市场**获取回报,符合其定位和专长。如果质然“越位”实体经营,可能反而“弄巧成拙”。而水井坊控股公司帝亚吉欧在全球有多年的酒类产业运营管理经验,擅长品牌打造和市场经营,因此,帝亚吉欧选择深度介入生产和企业经营管理,走长线打造品牌之道,这也顺理成章。高盛向左,水井坊向右,总体都是看好中国白酒,只是选择切入的路径不同。由此看来,中国白酒对外资“饮酒”要有客观理性的认识。帝亚吉欧收购水井坊之后,“狼来了”之说不*而走,其后水井坊连续亏损,又有言论表示“洋和尚念不好中国经”,现在看来,对外资“饮酒”也要客观包容,企业经营有起有落,外资也会遵循这一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对于高盛且战且退和轩尼诗完全退出,白酒行业也要保持“平常心”。高盛和口子窖合作,*终的结局是双赢。轩尼诗虽然退出了白酒,但是其对文君酒厂的投入和品牌打造,为白酒行业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的样本。目前,中国白酒正面临“扬帆出海”的挑战,无论是高盛还是帝亚吉欧、轩尼诗都有丰富的国际化经验,想要出海的中国白酒,何不从身边的“国际班”学起,逐步培养自身的国际化基因。这,或许是中国白酒拥抱外资的*佳方式之一。
 
关键词: 高盛 口子 白酒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买家保障支持先行赔付
担保交易保障每一笔交易
实地验厂真实性并拍照取证
委托找厂5万家工厂等您下单
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 快捷方便
企业名录| 资讯| 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