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招商网:鲜毛肚是以屠宰牛的新鲜胃为原料,经整理、清洗后加工制成的毛肚。发毛肚是以鲜毛肚、干毛肚、盐渍毛肚和冷冻毛肚为原料,经整理、清洗,适量添加食用碱或酶制剂等,经浸泡、涨发加工制成的毛肚。毛肚是吃火锅的必点菜肴,由于鲜毛肚单价较高,部分不法商家会用发毛肚来“偷梁换柱”,消费者只能凭肉眼来辨识。为此,新标准**规定,鲜毛肚的pH值不高于9。据悉,老标准中则只规定涨发毛肚的pH值应低于10.5。毛肚是否新鲜有据可查 从后厨端出一盘毛肚,隐约可闻到一股臭味,而商家坚称“这毛肚是新鲜的”,消费者也难以辨认。今后,毛肚是否新鲜,将有数据可依。新标准要求一份合格的毛肚其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应不大于15mg/100g。挥发性盐基氮是一种有毒物质,该指标是衡量肉制品(特别是生鲜肉)新鲜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新标准还增加了农药残留和*药残留等的限量指标。不能含有任何致病菌有的企业经营较粗放,在生产、流通环节,由于水质条件、机器设备、贮藏条件、人员管理等环节管理不到位,原料很容易遭有害细菌污染。新标准规定,大肠菌群和致病菌(例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葡萄球菌)等微生物含量不能超标。例如,每1克毛肚大肠菌群不超过100MPN(MPN:衡量食品中被大肠菌群污染程度的单位),也不能有其他致病菌。包装必须注明净含量据了解,由于重庆火锅毛肚通常浸泡在水溶液中,有的商家为了牟取更大利润,在包装上笼统地标注一个总含量,将“水”与毛肚同价销售。新标准规定,要求标明预包装产品净含量,也就是说,在包装上必须注明毛肚的实际含量为多少。停产半年复产全检测按旧标准,全部检查只包括三种情况,**,当原材料、生产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正常生产情况下每半年一次;第三,国家监督抽查提出要求时。而新标准则在旧标准基础上,新增了三种要求检测的情况,**,新产品试制鉴定时;**,停产半年后恢复生产时;第三,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重庆八成毛肚来自市外“目前,重庆有3万多家火锅店,一家火锅店每天约消耗30斤毛肚。”重庆市火锅协会副会长李德建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本地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目前,重庆市场80%的毛肚来自市外,有极小部分来自海外。“虽然产地可能来自河南、河北、新疆,甚至更远的海外,但加工环节都一视同仁。”李德建表示,原料运到重庆后,均要按重庆地方标准进行生产加工,若检测出某项数据不达标,同样不合格。行业影响竞争由“量”转“质” 重庆火锅将走得更远新标准是否会让企业成本随之上涨?“实施新标准后,对成本的影响不大。”昨日,家福火锅董事长朱江渝告诉我们,在2001年标准出台后,他就成立了加工厂,每隔一定时间对毛肚、鸭肠进行检验。虽然要支付上千元检验费,但分摊到每一天的成本中则相当低。“新标准推行,对重庆火锅来说是一个发展契机。”朱江渝告诉我们,新标准实施后,一些不合格的生产加工作坊必然被取缔,从而减少行业的恶性竞争。围绕价格和数量的竞争将逐渐消失,将更关注质量的竞争,火锅行业将进一步规范。秦妈火锅董事长秦永红表示,新标准有利于重庆火锅产业的提档升级。奇火锅董事长余勇亦认为,大中型火锅店通常都已有稳定完善的货品供应系统,能进行甄别。而刚入行的小火锅企业,由于经验不足,很容易在进货上吃亏。新标准从源头上把关,菜品将更加安全可靠。“新标准实施后,更利于行业健康发展。”重庆火锅协会会长何永智认为,在更加严格的检测标准下,对供货商势必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李德建看来,新标准为重庆火锅这个地方标志注入了“科技血统”,这让重庆火锅走出本地,开拓外地市场有较大促进作用。消费者市民没检测仪器 监管落实是关键近日,我们在解放碑、观音桥、大坪等餐饮集中的区域,随机采访了30位市民,90%的市民认为“火锅菜品出台新标准,可在一定程度上让食品更安全可靠。”只有3位认为,“无所谓。”前日晚间,在解放碑一家火锅店就餐的刘女士告诉我们,她是火锅的忠实“粉丝”,但经常**道称“加工作坊不仅卫生条件恶劣,还有不法商家将毛肚、鸭肠浸泡在福尔马林当中”,这让她很不放心,若能加强对生产作坊的管理,今后也吃得放心。尽管绝大部分市民期待、支持新标准,但均有些担忧标准是否能落到实处。“我们到餐馆吃饭,随身又没带检测仪器,怎么知道毛肚、鸭肠是否合格?”昨日中午,在大坪一餐馆就餐的王允斌告诉我们,新标准到底好不好,仅仅有数据指标还不行,还需要强有力的监管,落到实处才是关键。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标准不能一劳永逸“重庆火锅从兴起到发展壮大,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市卫生监督所所长谷政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创新,旧标准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对旧标准进行修改和补充,引导行业健康发展。重庆享有“火锅之都”的美誉,新标准是做亮重庆火锅名片的需要。重庆市标准化研究院标准研究中心副主任廖洪波博士认为,制定标准的关键是在落实这一环节,在实施标准的过程之中,企业要加强自律,各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和市场的引导和监督。标准的制定不是一劳永逸的,要随着产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不断修订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