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囤网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品牌资讯>>市场一线>>双汇收购案潜藏风险
早囤网囊括了全国大部分优质的食品酒水饮料企业,为用户提供最新最全面的行业信息!

双汇收购案潜藏风险

   发布日期:2022-01-30  作者:早囤食品  浏览次数:822
核心提示:日前,双汇国际以71亿美元的价格拟收购全球*大生猪和猪肉供应商史密斯菲尔德的消息传出后,立即引发各界关注。目前有两种观点并存:一种观点认为,双汇收购案背后有资本力量推动,而且收购一旦完成,双汇将成为世界**猪肉企业,使得其有可能让政府改写瘦
日前,双汇国际以71亿美元的价格拟收购全球*大生猪和猪肉供应商史密斯菲尔德的消息传出后,立即引发各界关注。目前有两种观点并存:一种观点认为,双汇收购案背后有资本力量推动,而且收购一旦完成,双汇将成为世界**猪肉企业,使得其有可能让政府改写瘦肉精*令,导致美国猪肉长驱直入中国市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双汇此举战略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可以一举扭转因2011年瘦肉精事件导致品牌形象受损的影响,并介入高端市场。而据称被收购方有计划将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生产猪肉并出口中国。无论如何,双汇此番并购计划绕不过瘦肉精这个令国人谈之色变的话题。众所周知,瘦肉精在中国是被*止的。早在2002年2月,农业部等三部委就将瘦肉精列为*用药品,明令*止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2007年7月,中国曾经因为美国猪肉含有瘦肉精而停止从美国进口猪肉。国家质检总局网站的数据也显示,2011年1月~2012年3月,我**检出33批次、近千吨“洋猪肉”含有莱克多巴胺(俗称瘦肉精),其中从美国进口的问题猪肉占到近半数。但这个数字在全部进口猪肉中毕竟占比很少。据商务部统计,中国2012年从美国进口的猪肉及副产品有50余万吨,史密斯菲尔德是其中主要的出口商。在美国,瘦肉精是可合法使用的饲料添加剂。这样难免让人认为:一旦双汇收购了史密斯菲尔德,将有强烈的动机游说中**府放松乃至取消瘦肉精*令,而若瘦肉精*令以直接或变相的形式遭废弃,那么我国猪肉产品安全的不确定风险也许将大大上升。“在这笔预期的双赢交易中,潜藏着一个巨大风险。”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提醒,原因不是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而是我国食品安全的不确定风险也许将大大上升。另一业内人士则爆料,作为双汇的重要股东,美国投资银行高盛还同时持有史密斯菲尔德的股份,高盛的“双重”身份被认为是此次双汇收购的重要推手。“对于双汇来说,花70多亿美元去收购史密斯菲尔德,价格确实不低,如果背后没有高盛集团的财力支持,不太可能完成收购。”但另一派观点则认为,双汇此番收购意在一举多得。无论如何,并购是企业商业行为,多出于战略考量,不必妖魔化地苛责相关方,妄自猜想。他们认为,双汇可能通过游说监管部门放开含瘦肉精猪肉进口只是一种臆测而已。实际上,任何一家企业不太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做这样的事。“并购也许能让双汇摆脱瘦肉精丑闻。”有人将双汇此次并购行为与2011年发生的“瘦肉精”事件联系了起来。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黄嵩对记者表示,双汇应该有其战略考虑,“不仅能提升自身品牌形象,而且可以获得相关技术”。他认为,双汇通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获得国外猪肉资源,有利于减轻双汇的原材料供应压力,对中国的猪肉供应亦有战略意义。同时,在当前中国对食品安全日益关注的背景下,双汇通过收购将史密斯菲尔德品牌引入中国,在中国销售“放心猪”,无疑前景可期。此外,双汇缺乏附加值较高的中高端肉制品,而史密斯菲尔德在这方面拥有丰富技术开发经验。通过此项收购,双汇可以获得后者成熟的技术,开发中高端肉制品,提高利润。据分析,作为美国乃至全球*大的猪肉生产企业,目前,史密斯菲尔德在本国猪肉消费增长乏力、陷入停滞的情况下,开始加大对世界*大猪肉消费市场中国(已经是美国的两倍)的出口,其出口猪肉中,约25%销往中国市场。针对中国*止使用瘦肉精,史密斯菲尔德*近也宣布将在一半养猪场实行无瘦肉精化,其大幅增加对华销售的战略设想已十分明显。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也认为,双汇并购是一招好棋。此次收购事件势必会给国内其他肉制品企业造成一定压力,尤其是定位中高端的企业。因为双汇虽为行业内龙头企业,但是其在中高端产品方面优势不足,此次收购之后有望获得技术支持,其必将发力中高端产品。此次若收购成功,凭借史密斯菲尔德在欧美市场上的地位,中国肉制品也将一步步进入欧美地区。
 
关键词: 史密斯 猪肉 双汇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买家保障支持先行赔付
担保交易保障每一笔交易
实地验厂真实性并拍照取证
委托找厂5万家工厂等您下单
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 快捷方便
企业名录| 资讯| 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