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超标”大米流入广东餐桌,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网友纷纷“吐槽”此事,不少市民也忧心忡忡,致电本报询问人体摄入*会造成哪些危害?如何挑选优质大米?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粮油专家。“*超标”大米的危害专家表示,*是一种重金属元素,通常通过废水排入环境中,再通过灌溉进入食物,水稻是典型的“受害作物”。根据不同的摄取方式,*对健康有不同的影响。通过大米等食物摄取的,属于“长期小剂量”。这种情况带来的危害主要是肾脏和骨骼。所以,联合国食品准则委员会规定,每千克大米*含量不超过0.4毫克,中国相关标准是0.2毫克。而广州这次检测出的“*大米”,每千克大米*含量*高0.4毫克。*及其化合物可以经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长期接触一定剂量的*主要导致肾脏损害,表现为尿中含大量低分子量蛋白,由于肾小管功能受损,造成钙、磷和维生素D代谢障碍,进而造成骨质软化和疏松,严重者极**生病理性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还提示,慢性*中毒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损害以及肿瘤高发。多吃优质产地大米*中毒是一个慢性过程,只有长期、少量摄入,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症状,专家建议,可采取综合办法来减少*的摄入,避免*危害的发生。吃不同产地的大米。由于无法从感官上识别哪种大米*污染超标,若长期只吃某个产地的稻米,而这种稻米恰恰是*超标的话,就存在危害健康的风险,所以*好购买不同产地、不同品牌的稻米。此外,多吃含锌食物。经研究发现,如果所吃的含*食物中同时存在锌,则可减少对*的吸收,所以常吃海产品、豆类、瓜子、肉、蛋等含锌量较高的食品,可以减少对*的吸收。在选购大米的过程中,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注意“一看二闻三抓四尝”,远离那些让人忧心的大米。一看。 新标准米外观色泽玉白、晶莹剔透;抛光米颜色鲜亮,通透性好;陈米颜色偏黄,米粒浑浊,通透性不好,即使经过抛光加工,通透性依然不好,而且颜色偏白;另外,劣质大米颗粒大小不规则,碎米、杂质较多。二闻。 新鲜的大米有一股稻草的清香味,抛光加工精度越高味道就越淡,陈米有一种捂过的陈味,矿物油米会有一股淡淡的油腥味,而陈化米因长期储存需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潮防霉处理,闻起来有淡淡的化学药剂味道。三抓。抓一把米轻轻地撮一撮,新米有一点发涩,抛光米比较滑,用矿物油抛光的米还会有种油腻的感觉。抓一把米再松开,优质米没有糠粉和杂质,陈米会有较明显的糠粉,这是快要发霉变质的前兆,劣质米还会有杂质。四尝。取几粒米放到嘴里,标准米表层有富含淀粉、糖类、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的谷皮层和胚层,感觉有淡淡的甜味,抛光米加工精度越高,表面的谷皮层和胚层越少,甜味也就越淡,营养自然相对单一。温馨提示若您在选购大米过程中遇到问题或者疑问,欢迎致电83518449反映问题,或关注“@特报美食”微博、“特报美食”微信留言,我们会邀请相关专家为您解疑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