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以下简称河蟹)仔蟹培育、一龄扣蟹培育以及成蟹饲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河蟹池塘饲养,稻田饲养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T 5055 无公害食品 稻田养鱼技术规范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大眼幼体 megalopa
大眼幼体又称蟹苗(以下简称蟹苗),是由V期蚤状幼体蜕皮变态而成,对淡水敏感,有趋淡水性。七日龄大眼幼体规格为(16~18)×104只/kg。
3.2
仔蟹 juvenile carb
大眼幼体经一次蜕皮变成外形接近成蟹的I期仔蟹;经三次蜕壳而成的仔蟹称为Ⅲ期仔蟹,经过五次蜕壳即成为V期仔蟹,营底栖生活,规格为5 000只/kg~6 000只/kg。
3.3
扣蟹 young carb
仔蟹经过120d~150d饲养,培育成100只/kg~200只/kg左右的性腺**熟的幼蟹。
4 仔蟹培育
4.1 培育池条件与设施
4.1.1 培育池选择与改建
靠近水源,水量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的土池为好。独立塘口或在大塘中隔建均可,培育池要除去淤泥。在排水口处挖一集蟹槽,大小为2m2,深为80cm,塘埂坡比1∶2~3。塘埂四周用60cm高的钙塑板或铝板等作防逃设施,并以木、竹桩等作防逃设施的支撑物。
4.1.2 形状
以东西向长,南北向短的长方形为宜。
4.1.3 面积
600 m9~2 000 m9。
4.1.4 水深
0.8 m~1.2m。
4.1.5 水质
应符合GB 11607和NY 5051的规定。饲养环境具体水质要求见附录A。
4.1.6 土质
以粘壤土为宜。
4.2 放苗前的准备
4.2.1 清塘消毒
4月上旬灌足水用密网拉网,地笼诱捕捕灭敌害生物;一周后排干池水,4月下旬起重新注新水,用生石灰消毒,用量为0.2kg/m2。
4.2.2 设置水草
蟹苗下塘前用丝网沿塘边处拦一圈投放水草,拦放面至少为培育池面积的三分之一。为蟹苗蜕壳栖息提供附着物。
4.2.3 增氧设施
配0.75kW的充氧泵一台,泵上分装两条白色塑料通气管于塘内。通气管上扎有均匀的通气孔。安装时离池底约10cm。
4.2.4 施肥培水
放苗前7d~15d,加注新水10cm。养殖老塘口,塘底较肥,每667m2施过磷酸钙2kg~2.5kg,和水全池泼洒。新开挖塘口,每667m2另加尿素0.5kg,或按每667m2施用腐熟发酵后的有机肥(牛粪、猪粪、鸡粪)150kg~250kg。
4.2.5 加注新水
放苗前,加注经过滤的新水,使培育池水深达20cm~30cm,新水占50%~70%。加水后调节水色至黄褐色或黄绿色,放苗时水位加至60cm~80cm,透明度为50cm,使蟹苗下塘时,以藻类为主,同时兼生轮虫,小型枝角类。如有条件,放苗前进行一次水质化验,测定水中氨态氮(NH3—N),*酸态氮(NO2-N),pH值,如果超标,应立即将老水抽掉,换注新水。
4.3 蟹苗投放
4.3.1 蟹苗选择
选购蟹苗标准:日龄应达6d以上,淡化4d以上,盐度3以***质健壮,手握有硬壳感,活力很强,呈金**;个体大小均匀,规格18×104只/kg左右。
4.3.2 蟹苗运输
蟹苗装箱前,应在箱底铺一层纱布、毛巾或水草,既保持湿润,又防止局部积水和苗层厚度不同。蟹苗称重后,用手轻轻均匀撒在箱中。运苗过程中,防止风吹、日晒、雨淋和防止温度过高或干燥缺水,也要防止撒水过多,造成局部缺氧。
4.3.3 蟹苗放养
放养密度1000只/m2。放苗时,先将蟹苗箱放置池塘埂上,淋洒池塘水,然后将箱放人塘内,倾斜地让蟹苗慢慢地自动散开游走,切忌一倒了之。
4.4 培育管理
4.4.1 饲料投喂
蟹苗下池后前三天以池中的浮游生物为饵料,若池中天然饵料不足可捞取浮游生物或增补人工饲料,直至**次蜕壳结束变为I期仔蟹。I期仔蟹后改喂新鲜的鱼糜加猪血,豆腐糜;日投饵量约为蟹体重的100%;每天分6次投喂,直至出现Ⅲ期仔蟹为止。Ⅲ期后,日投喂量为蟹体重的50%左右,一天分三次投喂,至蜕变为V期。此后投喂量减少至蟹体重的20%上下,同时搭喂浮萍,直至投苗后四周止。投饵方法为全池均匀泼洒。
4.4.2 水质调控
蟹苗下塘时保持水位60cm~80cm,前三天不加水,不换水。I期仔蟹后,逐步加注经过滤的新水,水深达100cm以后开始换水,先排后进,一般日换水量为培育池水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每隔5d,向培育池中泼洒石灰水上清液,调节池水pH值7.5~8.0之间。
4.4.3 充气增氧
蟹苗下塘至**次蜕壳变I期仔蟹期间大气量连续增氧;蜕壳变态后间隔性小气量增氧,确保溶氧5mg/L以上。
4.5 仔蟹分塘
经四周培育变成V期仔蟹后即可分塘转入扣蟹培育阶段。仔蟹的捕捞以冲水诱集捞取为主,起捕的仔蟹经过筛、分规格、分塘放养。
5 一龄扣蟹培育
5.1 育种池条件与设施
5.1.1 育种池选择与改建
水源按4.1.1有关规定。池塘,稻田为宜,塘埂坡比1:2~3。防逃设施可用钙塑板,石棉板、玻璃钢、白铁皮、尼龙薄膜等材料,防逃墙高0.6m以上。
5.1.2 形状
按4.1.2。
5.1.3 面积
6 000m2以下,以l 500cm2~3 000m2为宜。
5.1.4 水深
2m以下,以1.2m~1.5m为宜。
5.1.5 水质
按4.1.5。
5.1.6 底质
按4.1.6。
5.2 放仔蟹前的准备
5.2.1 清塘消毒
老龄池塘应清淤晒塘。放仔蟹前15d进行清池消毒,用生石灰溶水后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为0.2kg/m2。
5.2.2 移植水草
4月中旬开始种植水草。栽种水草与种类方法见附录B。四周设置水花生带,带宽50cm~80cm。特别是对于池内保持定量的水浮萍极为有利。水草移植面积占养殖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
5.3 仔蟹放养
5.3.1 仔蟹质量
大小、规格均匀,附肢齐全,无病害,严*掺杂软壳仔蟹。沿海外购仔蟹,要求无病无伤,体质要健壮。
5.3.2 放养密度
Ⅲ期仔蟹40只/m2~60只/m2。
V期仔蟹30只/m2~40只/m2。
5.3.3 放养时间
5月底至6月中、下旬。
5.3.4 放养方法
沿池四周均匀摊开使仔蟹自行爬走。
5.4 饲料投喂
5.4.1 饲料种类
天然饲料(浮萍、水花生、苦草、野杂鱼、螺、蚌等),人工饲料(豆腐、豆渣、豆饼、麦子等)和配合饲料。
5.4.2 饲料质量
应符合GB l3078和NY 5072的规定。
5.4.3 投喂量
日投喂量为池内蟹体重量的5%以内。
5.4.4 投喂时间
7月上旬前早、晚各一次;7月中旬至8月底隔天投一次,傍晚时投;9月上旬至11月上旬每天投一次,傍晚时投。
5.4.5 投饵方法
7月前9月后,投喂以动物性饵料占70%以上;7月至9月期间投饵以动物性饵料占90%以上。所投饵料以面粉做成颗粒状,均匀撒在塘的四周浅水带。
5.5 水质调控
5.5.1 注水与换水
仔蟹下塘后每周加注新水一次,每次10cm;7月份后保持水深1.5m左右,7d~10d换水一次,每次换水水深20cm~50cm。
5.5.2 调节pH值
7月份后泼洒生石灰水一次,每次生石灰用量为10g/m3~15g/m3。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