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湖北武汉市已有230多个通过认证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数量居全国城市**。但不少消费者反映,武汉三镇超市很少看到这些“绿色认证”农产品。
笔者走访中百仓储梨园店、中商徐东平价超市、沃尔玛徐东店,发现鱼、肉、蔬菜、牛奶、家禽这几类主要农产品,货源来自全国各地,武汉市本地产的“绿色认证”农产品仅有20多种上柜,而且摆放分散,很不起眼。武汉“绿色认证”农产品数量众多,为何在市场上不显群体效应?市场人士和专家分析,有多方面原因。
企业规模偏小难以持续批量上市。武汉农业企业大多起步较晚,“绿色认证”多在2004年以后完成。有的企业虽然产品通过认证,却迟迟无法推出规模产量。如某高科技蔬菜种植公司以及2家水产养殖企业,各自认证产品数量均多达十几个,却并没有形成能常年满足市民需求的生产规模。
中百仓储一位市场经理告诉笔者,超市运作方式与集市、批发市场不一样,一个柜台、一个卖位必须提供给供应相对稳定的生产商。企业生产规模不足,持续供应能力差,产品再好也难被超市买手相中。
认证产品分类太细,而且高度集中于少数企业。据了解,200多个认证产品,实际集中于27家企业生产。沃尔玛等大型超市,仅农产品、食品供应商就有数千家,有的四季“吆喝”,有的不同季节轮番上场。20多家有“绿色认证”产品的武汉农业企业,即使悉数进场也占不了多大营业面积,难抢眼球。
有“绿色认证”农产品的武汉企业中,规模较大、供应也能持续的中粮公司,认证产品超过40种,小包装上市的猪肉、骨头、内脏等分得很细。产品再多,在超市里也只能占到一个柜台。在中百仓储梨园店,中粮占据的柜台不小,但在柜台众多、竞争激烈的肉类卖场,中粮的产品并不比那些没有经过“绿色认证”的肉品更抢眼。
农业部门人士分析,认证集中于少数企业,表明武汉绿色农产品只是相对数量多,实际生产量并不大。一些“绿色认证”农产品,并非日常消费必需品。27家有“绿色认证”产品的企业,有的生产饲料,有的生产熟食品(如风味鱼、卤鸭制品等),有的生产医用糖浆,不进超市卖场。有的企业生产的“绿色认证”农产品,由于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原因,在同业竞争中居于下风,也进不了超市。
农业专家指出,2003年底,武汉经过“绿色认证”的农产品只有8个,近3年剧增200多种。绿色无公害产品数量增加无疑是件好事,但少数企业实际运作中出现问题。有的企业“抢牌子”不遗余力,开拓市场力度明显不够。企业弄个“绿色认证”并不是太难,而开拓市场就复杂得多,这才真正考验企业家的能力。武汉农业企业和企业家,需加强在市场上与对手正面交锋的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和营销能力。否则,“绿色认证”的牌匾再多,产品品质再好,也难取得消费者满意和企业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