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遥远的加拿大 住进都江堰“别墅”瘦肉率高繁殖力强 每头身价2万元…… 7月11日凌晨6时45分,一架从加拿大温尼伯格起飞的航班,在成都双流机场降落。等候已久的机场公安人员迅速拉起警戒线,防疫检疫人员迅速靠拢……近百人隆重迎接的对象,不是什么贵宾,而是来自加拿大的823头原种猪,其中公猪92头,母猪731头。 由于进口种猪本身价格较高,加上保险费等,每头身价超过2万元。 这是成都**从国外引进原种猪。据介绍,这批种猪的后代主要供应成都市场,要想在市场上买到有这些基因的猪肉,要等到3年后。 “洋八戒”之路1 4月10日从“加拿大加裕种猪公司”挑选猪仔 2 7月11日种猪抵达成都,被送往都江堰隔离45天 3 隔离期满后,种猪开始繁育后代 4 下一代种猪将卖至其他种猪公司,预计每头6000-8000元 5 3年后,种猪的曾孙代长大,猪肉主要供应成都市场 运输飞行15小时温度始终控制在20℃ 负责运送这批“洋八戒”的是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7月11日凌晨,飞机刚停稳,身穿防护服的卫生检疫人员首先登上飞机进行严格消毒。接受完所有的检疫、卸货程序,已是上午10点,这时,货箱才被转移至13辆大卡车内,送往都江堰的新家隔离。 高空飞行15小时,运输过程有什么特殊要求?“*大难题是,猪的体温很高,加上呼吸和排泄的因素,会让**气温升高,在空中那么长时间,猪很可能被闷死。”为此,航空货机的空调温度始终保持在20℃左右。 成都**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洁介绍,种猪生性好动,脾气不好时还会打架,为此航空货箱被设计成既可防咬,又有缝隙保持空气流通的样式。 选拔皮肤要亮背部要能放平一碗水“为了引进这批猪,我们准备了一年时间。”今年4月10日,唐洁来到位于加拿大温尼伯格的“加拿大加裕种猪公司”挑选猪仔。唐洁说,选种要点只有一个:“皮肤要亮,走路好看,背腰要直,*好背部能放平一碗水。” 10天里,唐洁和同事挑选了850头体形俊美的加系纯血种猪仔,品种包括棕色的“杜洛克”,白色的“长白”和“大白”。此后,850头猪仔被加拿大检疫中心隔离观察了45天,检查发现没有任何疾病才被批准运至成都。这时,原本小巧的猪仔变成了平均体重约70公斤的大猪。唐洁说,在加拿大机场装机称重时,这850头猪总量超重,于是,有27头超过110公斤的种猪被临时取消乘机资格,留在了加拿大机场。 隔离提早一周入场工作人员不能吃猪肉 昨日,天府早报记者来到位于都江堰胥家镇金胜村11组的种猪新家。周围建筑不多,高高的围墙旁是玉米地和大片的猕猴桃生产基地,但此处并不能随便进入。只有21位工作人员在医院开具了无传染疾病证明后,比“洋八戒”早一周进入此处隔离。 21名工作人员中,有16名是成都**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医,平均年龄25岁;另5位是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工作人员,平均年龄40岁。虽然进入了隔离场,但见到猪也不容易,隔离场负责人李毅说,这需要经过4道大门,3道消毒检验。“**道门是脚下消毒,**道门是自动**式消毒,第**门没有消毒设备,第四道门是淋浴消毒,这时会换掉所有的衣服,穿上场内工作服。” 李毅说,他们的工作主要是检测种猪隔离期间的健康状况。如果在这期间发现有口蹄疫、蓝耳病、猪流感等疾病,那么这头猪就会被**后无害化处理。“为防止疾病传播,工作人员在隔离期间不能吃猪肉、牛肉等偶蹄动物。” 饲料饲料配方来自加拿大这群猪每天吃掉7000元 到成都已经有一周时间了,隔离场的“洋八戒”生活得怎么样呢?“现在它们已经完全适应了异国的生活,也能听懂我们的召唤。”隔离场负责人李毅说,隔离场占地50亩,其中4栋房间供加拿大的猪使用,平均每头猪至少有2平米活动范围。每间猪栏前,都挂有猪的“身份证”,上面写有耳牌、性别、采血时间等信息。“隔离场内全是现代化设备,用微电脑控制。” 李毅介绍:“每头猪每天要饮用约10公斤添加了氨基酸的水。”此外,种猪吃的饲料是加拿大提供的配方,在崇州公司生产,运至隔离场熏蒸消毒后,才能送入种猪嘴里。这些饲料是淡**、玉米味,里面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等。每头猪早上9点、下午4点定时喂食,每顿只定量2.5公斤。李毅粗略算了一笔账,每天这群猪要吃掉约7000元。 链接>>>种猪后代主要供应成都市场 “这批猪的优点是生长周期短、瘦肉率高、繁殖能力强。”成都**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洁说,种猪隔离后将繁育后代,种猪下一代会卖至其他种猪公司,预计每头6000-8000元,比国内一般猪的价格高一倍。“种猪的后代主要供应成都市场,但要想在市场上买到有这些基因的猪肉,则要等到3年后种猪的曾孙代长大。” 据了解,这是成都**次直接从国外引进原种猪,以前都是从省外调入原种猪祖代。成都市农委畜牧*医处处长蒋德阳说,今年底,还会在成都发展3家企业为原种场建设业主,引种的猪除了加系猪,还会有美系猪、法系猪。这将提高成都的生猪良种化程度,并将一定程度上带动和辐射整个西南。天府早报记者曾卓琳摄影黄瑶(部分图片由成都市农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