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在古代,刺蒺藜又叫白蒺藜,它是传统的中药材,《神农本草经》说它具有“主恶血,破癥瘕积聚”的效力,说明传统中医认为它具有通经发散走窜的药性,刺蒺藜的入药部位是植物果实,味道辛辣微苦,性温无毒,有平肝化瘀,祛风,明目的功用,多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痛,目暗不明,以及风邪侵袭引起的皮肤瘙痒。接下来,我将根据中医理论为您做全面准确的分析。
刺蒺藜的作用原理
肝内储藏着气血,肝血是直接调节人体血液的流行,肝气条达全身气的运动,气为阳,血为阴,所以,中医常说“肝体阴而用阳”。情绪波动过大,急躁易怒后肝气暴涨,肝气盛则气盛为火,因为《内经》说“阳盛则热”。肝的阳气升腾冲克于上部,出现头昏头胀,肝开窍于目,肝热冲击眼睛红而干涩,肝气暴动,气动生风,此时,人体中肝气失调而更易感受自然界的风邪,风邪侵袭后常导致皮肤瘙痒,引发红色丘疹风团等皮损。总结
刺蒺藜的平肝祛风作用,在中药学中属二线药物,药力虽然不强,不良反应却比较少,它的平肝作用不及矿石,但无矿石如赭石伤胃之弊端,祛风作用不如荆防,也没有发散消耗津液的副作用。总体来看,作用不强,柔和适中,使用得当可发挥较好的功效,朱大夫提示,对证应用是有效的基础,掌握病证与药性关系才是关键。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备注:大家好,我是中医朱旭阳,文中参考了中医理论著作,结合个人经验,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