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中医认为血是人体的阴津,具有滋润濡养脏腑周身的生理作用,明代医学家孙一奎曾经提到“人身之血,内行于脉络,外充于皮毛,渗透于肌肉,滋养于筋骨”。由此可见,血是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血不足即是血虚证,因血虚导致的津亏燥热是内源性脏腑失调继发的燥热病证,例如血虚后出现的口干眼干,皮肤干燥,大便秘结等症状。与之相对的是感受外界环境的燥热邪气引起的临床症状,这种情况属于外源性燥邪致病,例如秋季气候干燥,饮水过少的情况下,易发生口干咽干,干咳的问题。
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黄帝内经.素问》
参与血液生成运行的脏腑有心,肝,脾,所以不同的脏腑失调,出现的血虚燥热表现也不尽相同,接下来朱大夫结合中医理论,谈谈血虚燥热的常见临床表现,
★血虚的临床表现较多,继发的燥热症状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血液中含水量较高,约在80%左右,是人体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认为血的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先天胎儿阶段源于父母的肾中精气,这个过程是肾精化血。另一方面是源于后天的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饮食,将饮食的营养精微物质循血脉输送于心,经心阳化赤而成血,心推动血脉的血至肝。肝具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液分布的功能,至此,血就会在心,肝,脾等脏腑的功能活动下,有序的在血脉内循环,在内滋润脏腑,在外营养组织肌肉,形成了“气血相贯,如环无端”的良好局面。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血虚患者,因长期的生活习惯不好,熬夜,不按时吃饭,造成脾胃失调,血的生成不足而出现血虚问题。也有很多女性患者因月经天数过长,月经量大,血液丢失过多,而出现血虚表现。前段时间我在出诊时遇到一位围绝经期女性患者,她的问题是绝经后出现的腰膝酸软,潮热,皮肤干燥异常,这就是年龄增长后,肝肾津血不足出现的表现。上述情况总结一下以心,肝,脾失调引起的血虚燥热最为常见。血虚发生后常见的是营养人体能力和滋润能力的下降,前者以虚弱乏力,头晕心悸为主要症状。后者则因血液体液不足而继发出津亏发燥的问题。由于不同病因引起的脏腑血虚临床表现各不相同,现将常见情况总结如下。血,生化于心,总统于脾,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灌溉一身。目得之而能视,耳得之而能听——明.《玉机微义》
燥胜则干。其为血液之涸,已明效大验。即如隔病之枯,胃之燥也;消病之渴,肺之燥也;爪甲之焦,筋之燥也;产后之痉,血之燥也——《会心录》
★血虚津亏继发燥热的症状
①脾胃虚弱,津液血液生成不足,常见于青年或者幼儿,因血虚津液无法充养肌肉,出现肌肉萎软无力,乏力消瘦,血不足,气偏盛,气有余便是火,这样的患者常有皮肤温度较高(体温一般正常),稍活动后就会乏力气短,伴有脾胃虚弱的食少腹胀,便溏的表现。②肝肾不足,津血亏虚,以年老体衰,围绝经期和慢性疾病人群,身体基础差者多见,肝肾不足是指肝肾所藏的津血亏虚,津液血液不足,阳气相对亢盛,肝阳易出现上亢表现,如头痛头热,眩晕耳鸣,周身酸痛。津血滋润濡养能力下降,出现皮肤干燥,严重者眼睛,鼻腔,外阴均出现干燥异常,这样的问题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干燥综合症,同时,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给予诊断。肝具有调节血液分布的生理作用,肝血不足,肝气无法调节血液循环分布可同时出现血瘀问题,血液瘀滞后,津液体液无法进入血液循环,加重了血虚问题,正所谓“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血瘀形成后血液内部的津液无法循环到组织肌肉,加重了皮毛干燥的症状,使皮肤形成类似鳞甲样的改变,中医形象的称为“肌肤甲错”。③肺脏津血亏虚,燥热内生:肺主气司呼吸,外部与鼻窍相通,可宣发卫气调节皮肤毛孔的开合,又称为“肺主皮毛”,自然界的燥热环境最容易引起外燥病证,例如秋燥损伤肺津,出现发热,咽干,干咳少痰的燥热表现。长期的燥热邪气不去,可引发肺脏的津血不足或体内的津液不足继发出肺脏燥热表现。临床上以低热,口干,盗汗,干咳为主要表现,严重的肺燥可导致咳血咽痛。由于肺主皮毛,血虚燥热可导致皮肤出现红丘疹,瘙痒,起小水泡,抓挠后出血等湿疹类皮肤疾病。上述问题是临床常见的病证,但脏腑之间互相滋生,所以一脏的失调可继发出其他脏腑的病变,例如脾胃虚弱,血虚可继发肺的津液血液不足,从而表现出肺的燥热症状,具体应当请中医辨别。值得注意的是,血虚可继发燥热,燥热可加重血虚,二者常恶性循环,相互胶着。内有干血(瘀血),肌肤甲错,两目暗黑——《金匮要略》
燥为六淫之一。何肺多以燥见。以肺处于高源而燥。故肺独以燥名也。然肺燥烈不润。则脾自必见枯。血亦自必见槁——《本草求真》
★总结
血虚继发的燥热表现可见于多系统的疾病,症状表现多不一致,具体情况应把握整体,给予分析判断,《内经》说“燥胜则干”,说明燥热主要以津液不足,滋润作用减弱为主要表现。如皮肤干燥,窍道干燥等,同时,阴血不足,阳气亢盛又可出现周身燥热,头热,便秘等症状。中医理论分析病证以辨证为基础,要抓住血虚发生病因病机,才是解决血虚燥热的根本。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备注:大家好,我是中医朱旭阳,文中参考了中医理论著作,结合个人经验,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