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朱大夫在这里提示您,肝火旺盛并非现代医学的肝脏疾病,无法通过超声,检验等手段确诊,因为肝火是中医学病证名词,需要中医望闻问切四诊辨证判断,通俗讲,肝火是肝的气血不平衡,气有余而血不足,气代表能量和热能,肝的热能亢盛就是肝火旺盛,它会导致一系列的临床表现,例如口苦,口干,尿黄,心烦失眠,头痛,痤疮痘痘等均可由肝火所引发,那么,应该如何清降肝火呢?实际上,清肝火的方法很多,要根据造成肝火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来选择,接下来,我将结合中医理论,为您做全面准确的解答分析。
凡上升之气,自肝而出。肝木性升散,不受遏郁,郁则经气逆,为嗳,为胀,为呕吐,为暴怒胁痛,为胸满不食,为飧泄,为疝,皆肝气横决也——清•《类证制裁》

★肝火的形成并非一端
肝是人体情绪的调节器,情绪不畅最容易引起肝气郁结,气郁滞后就可形成肝火。《内经》说“肝者,将军之官”,性如烈火的将军最易发动肝火,煎熬津液和肝血,引起全身症状。例如肝火煎熬津液,常出现口干便秘,冲克脾胃,引起嗳气反酸,有的患者在大怒后,就会出现血压搏动,心率加快,头痛头热,口苦咽干,这些表现都是肝火冲击人体形成的问题,所以说情绪不畅是造成肝火内烧的主要原因,当然了,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只有超过人体自我调节的范围才能致病。肝为将军之官.不受屈制.怒气伤肝.其气冲逆上行——清•《医学传灯》


★病因和发病机理不同,降肝火的方法也有区别
根据上述的中医理论,可以大致将肝火旺盛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原发的肝火盛,二是继发的肝火盛。原发的肝火盛是情绪不畅,忧思恼怒后直接导致肝火过盛,治疗时以清肝火,舒畅肝气为主。继发的肝火盛是脾,胃,心,肺,肾等脏腑影响肝气运行,导致肝气郁结化火,这种情况要找到是哪个脏腑失调引起的肝火旺盛,针对病因调治才是最快的降火方法,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黄帝内经》

★总结
生气,熬夜,生活方式不健康是引起肝火的常见原因,单纯原发的肝火旺盛要注意情绪平和,避免急躁易怒,可深呼吸,多运动,少饮酒,不熬夜,多吃蔬菜水果,多饮些温开水,除此之外,选择清泄肝火的中药应当请专业中医指导,特别是继发性的肝火旺盛,普通的老百姓无法判断引起肝火的脏腑失调原因,更不可盲目的清肝火。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备注:大家好,我是中医朱旭阳,文中参考了中医理论著作,结合个人经验,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