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饮用水品牌农夫山泉身陷“标准门”事件,加上去年在白酒行业发生的塑化剂风波,有相当一部分**认为这都是由于标准缺失造成的。4月18-19日在北京举行的2013年国际食品安全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认为,这些事件的发生并没有直接反映出我们标准的缺失,因为没有必要为每一种食品都制订单独的标准。他强调,食品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对于风险的控制,监管必须放弃“抽样、检测”为主的方式,而应升级为“过程监管”为主。陈君石院士表示,并不是说现在的标准有多么的齐全与完美,但这些事件并没有反映出我们标准的缺失。就拿去年的白酒塑化剂事件,假如我们今天制订了白酒塑化剂标准,那么明天是不是还要制订红酒或洋酒的塑化剂标准?现有的关于食品中塑化剂的监管法规,卫生部相关文件和食品安全标准里面的包装容器的塑化剂溶出标准完全可以监管白酒中的塑化剂问题。“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但是必须零容忍。”陈君石院士说,弊病明显的分段管理体制应该取消了,今后的监管必须放弃“抽样、检测”为主的方式,而应升级为“过程监管”为主。爱尔兰食品安全局局长alan reilly教授指出,全球食品贸易让消费者从中受益,也给监管部门带来了新的挑战,尽管食品业应承担起生产安全食品的首要责任,但政府部门也应该在国家食品安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爱尔兰过去20年的经验表明,建立从农场到餐桌的综合食品安全控制制度尤为重要。该制度覆盖了包括饲料生产、初级生产、食品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在内的产业链全过程。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食源性、水源性与环境疾病事务部传播副主任dana l. pitts在发言中指出,美国cdc作为**一个跟踪食源性疾病的***机构,以全天候24小时的工作制止和防止突发危害爆发。目前美国cdc已经成为公众疾病与政府机构和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系统之间的重要纽带。她表示,当前公众对政府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而cdc的核心就是通过平常的工作来控制并减少爆发食源性疾病的风险,同时在发生食源性疾病的时候能够及时将危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更大的伤害。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孙宝国教授认为,老百姓对现在的食品安全现状不满意,对国产食品缺乏信任,造成这种影响的根源是中国目前人人关心的是食品安全,并没有形成一种人人维护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他强调,在食品安全问题上,需要传递给消费者科学、准确的信息,以免形成误解。他同时呼吁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尤其是比较受关注的热点问题,非领域的专家应该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