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 “到2020年,基本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实现收入翻番;2022年,力争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11日,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刘炳国说。记者从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为健全完善乡村振兴政策规划体系,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农业厅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五个专题分别制定了工作方案,配套实施全省乡村振兴战略。4月30日,《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5个工作方案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实施。战略规划确定了“六五四三三”乡村振兴指标体系,涉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共27项具体指标。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梁文跃介绍,全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可以概括为“13613”的框架体系。“1”即打造一个样板**。聚焦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山东方案”,着力打造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三生三美”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3”即实施“三步走”战略。结合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趋势,针对沿海、平原、山丘区、滩区、湖区等乡村面貌,探索适宜性路径,将我省村庄分为示范**、特色发展、改造提升、搬迁撤并等四种类型,差异化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村庄发展“三步走”战略,每五年一个大台阶,规划到2022年,全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取得重要突破,30%的村庄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30年,山东特色美丽乡村整体塑形,60%的村庄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35年,广大乡村“齐鲁风情画”全面展现,全部村庄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6”和“13”即实施6大工程、13项行动计划。规划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格局、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的基础上,采取项目化推进的方式,提出19个重大工程、重大行动专栏,作为实施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的骨干支撑。其中,涉及6大重点工程,包括,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新六产”发展、生态保护支撑体系、脱贫攻坚等;以及13项重大行动计划,包括农业科技“展翅”、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