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剥开一颗带皮核桃您会发现壳内存在将核桃仁一分为二的隔膜部分,这就是分心木,口尝一下分心木的味道,有涩涩的口感,古代医学家徐之才著有《药对》,并提出了“涩可固脱”的方药理论,由此可知,带有涩味的药性多由收涩的作用,收敛固涩的功用可应用到精气外脱之遗尿,带下,腹泻等病证。

一•分心木的作用原理和功效应用
中医将精气外脱之精遗,尿漏等症状分为虚实两方面,具体个人情况要加以分析,例如同样是夜间睡眠时精遗的病人,甲病人可因肾气不足所导致,常伴有腰膝酸软,尿频,乏力少神,舌淡脉弱,这是因为肾气亏损无法固藏所引发,乙病人可因湿热扰动精气,逼迫其外泄,常有尿黄口粘,舌红苔腻等伴随症状。肾气不足在补益肾气的同时可配伍收敛固涩之品,以增强封藏的作用。

分心木属木性,树木春季生长,具有温升的特性,药性多温,味道苦涩兼有收敛固涩的功效,可辅助补肾药和健脾药收敛肾气,强壮脾胃,针对尿频腹泻带下等精气外脱有一定的效用。
值得注意的是,体内火热亢盛或者湿热血瘀引起的尿液,津液,精气外泄不适合使用分心木,固涩的作用容易加重湿热火盛的问题。

总结
《本草再新》中记载分心木“味道苦涩性温,有固肾健脾之用”,实际上,它的核心作用还是固涩,适用于虚证的辨证使用,禁用于体内火热实邪亢盛,如果个人无法辨别自身情况,可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或者中药师。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备注:大家好,我是中医朱旭阳,文中参考了中医理论著作,结合个人经验,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