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由于豆腐在村里的独特地位,现在,每一名东张庄村民都与豆腐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情结。作为当地的特色经济,新泰羊流镇出产的豆腐皮加工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成为远近闻名的豆腐皮加工专业村。5日,记者走进新泰羊流镇东张庄村,目睹了豆腐皮的全部生产工序。 传统作坊]几道工序下来豆浆成了豆腐皮 5日上午,记者来到新泰羊流镇东张庄村村民张卫东家,这是东张庄村一个豆腐皮加工点。刚刚进门,一股豆浆的清香扑鼻而来,不大的小院四周晾满了干净的白长条布,这是用来做豆腐皮的“皮布”。在院子中央,两个铁三角架搭起了简易的晾晒架,一排排豆腐皮晾晒在磨得光滑的竹竿上。张卫东和他的妻子冀贞美正在东屋的作坊里忙活着。 记者看到,这个大约30平方米的空间内,依次摆放着磨浆机、搅拌机、加工台,屋角处有个**的灶台,一口盛满豆浆的大锅正冒着热腾腾的雾气。张卫东将泡好的黄豆倒进磨浆机里,随后在磨浆机的后侧放了一个桶。随着白色的豆渣不断涌出,浓稠的白色豆浆也不断流入桶中。张卫东将磨好的豆浆倒进大锅中煮开,撇去泡沫,舀进紧挨着灶台的一个大缸里,将搅拌机的搅拌棍放入缸中开始“搅浆”了。 “一些地方是用卤水点豆腐,我们这里是用石膏粉。”张卫东说。“点”好后的豆浆成了半凝固的豆脑状,随后再将豆脑打碎,二次搅拌,这一过程称为“搅脑”。若想做出韧性和口感上佳的豆腐皮,搅脑的力度和时间都要有精准的把握。将“搅脑”之后的豆浆冷却,就可以在加工台上摆好模具,开始进入制作豆腐皮的*重要一道工序“泼浆”。 制作豆腐皮的模具是长宽均为30厘米、高约十几厘米的正方形铁“盒子”。冀贞美首先拿了一匹长约7米、宽33厘米的白色“皮布”,将布条的一端铺在模具的底部,舀起一瓢“搅脑”之后的豆浆,均匀地“泼”在布条上,再将“皮布”反折过来,再泼一层浆……如此反复,浆和布条都被固定在模具里,直至三个摞在一起的模具全部被豆浆和布条盛满。随后进入“压皮”工序。将*后一层“皮布”盖好后,压上一块光滑的大理石,然后把加工台上的三角支架鼎旋转下来扣在大理石上,用手使劲转动三角支架,白色的豆汁便从模具之间衔接的缝隙流出来。把模具压实,静置半小时后,将模具拿开,用白布包裹着的豆腐皮便初具形状了。“晾上半天,便可以“撕皮”了。”冀贞美说,“撕皮”就是把豆腐皮从“皮布”上撕下来,叠好压平,再放进大锅里加盐煮,捞出放凉之后便大功告成了。 产业梦想]已建起机械化真空加工流水线 “ 目前全村年加工总量100万 公斤左右,收入100万元。仅加工豆制品一项全村人均收入70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14%。豆腐皮加工已经成为我们村的一项特色产业,但是一直以来,豆制品加工业都是停留在分散单干、小打小闹的水平上,始终没有大的发展。”东张庄村村支书张孟说。 2005年以来,村里开始为这项特色经济支柱跑市场、做调查、帮助农**系贷款、购买设备,扶持多户农民干起了豆腐皮、豆腐作坊。在加工过程中,指导加工户从选豆、磨豆、水质、蒸煮等方面严格把关,保证产品质量,诚信经营。在规模上,实现由豆腐皮加工业到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延伸,形成“豆制品—豆渣—养猪—种植”的循环产业链。 随着豆制品加工业的蓬勃发展,许多制作豆腐皮的农户又利用豆腐渣代替饲料养猪来增加收入。利用豆腐渣养猪,平均一头育肥猪从猪崽到出栏可节约成本七八十元,而且养出的肥猪色泽亮、口感香,销路好。“之前也有豆制品加工的农户为了多挣钱,一家喂2-3头猪,一年下来收入可观,尝到甜头的农户便开始尝试着扩大养殖规模,从几头扩大到几十头不等。”张孟说。东张村不仅生产的豆腐皮出名,还成为生猪饲养专业村,全村户均养猪4头,常年加工豆腐户年均出栏生猪6头左右,全村年出栏5000头,养殖业收入150万元,人均增收100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23%。 从2006年开始,村里因势利导,组织村民到外地学习先进的养猪技术,向村民提供市场行情、技术等方面的信息,与种猪场联系引进优良品种,还积极协调资金,帮助农民协调贷款养猪。2010年初,东张庄村建起了一座面积60亩、年出栏5000头的生态养猪场,使养殖户做到“统一品种、统一防疫、统一技术、统一销售”。该场场长张文庆介绍,豆制品剩余的豆腐渣是喂猪的好饲料,既为养猪业提供饲料来源,又能降低养猪的成本,还解决了豆腐渣的销路问题。 谈及今后豆腐皮加工业的发展,张孟说,现在正在申请QS标志和自己的产品标识,下一步打算利用本村豆制品现有的好口碑,发展豆制品深加工,形成品牌也是增加豆制品附加值的一条路子。张孟指着养殖场旁边一座蓝白色厂房说,目前,村里盖起了**家豆腐皮真空加工流水线,从磨浆工艺到包装全部使用机械化。 格相关链接 加工历史已有百余年 关于豆腐皮和东张庄村的渊源,张孟说,目前村里**的一家豆腐皮作坊是村民张西庆家,一家五代都是做豆腐皮生意。 据了解,由于东张庄村村东的一口井水,水质甘甜,村里做豆腐皮的人家都习惯从这口井里打水,出产的豆腐皮和豆腐细致嫩滑,不仅在本镇销售,还远销泰安、莱芜等地区。 张西庆回忆说,新中国成立前村中就有做豆腐皮的人家,但那时富户才能做得起豆腐。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搞活后,村中的豆制品加工开始形成规模,目前村中70%以上的农户都在从事豆腐皮加工,使得东张庄村成为名副其实的“豆腐皮村”。 从清朝至今,豆腐皮制作工艺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从制作流程到制作工具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旧时农户自家没有榨浆机,都是头天晚上把豆子泡好,然后用担子挑到村头的石磨上去磨浆,再借来大户人家的“吊包”,将磨好的浆放进“吊包”里筛……“那时候做豆腐的人家半夜两点就得起来,一直忙到大天亮。”张西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