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先回答“胃镜会出错吗?”在这里把“出错”理解为漏诊或误诊。胃镜作为检查上消化道疾病手段与其他检查一样也可能出错,不能完全避免。怎么判断和知道“出错”?一是病情的演变结局明显与原先诊断不符,怀疑原先诊断出错;二是与随即上级医院复检结果不符。出错原因具体分析:1.出错的几率与检查医生的经验水平有关。经验丰富的医生出错几率小,反之则高些。2.与检查手段的局限性有关。胃镜是对病变的肉眼观察,无法看到胃壁里面情况,也看不到细胞,所以对萎缩性胃炎和浅表性胃炎、早癌和非癌病变的判别并不能做到精准,需要活检才能解决明确诊断问题。3.与病变进展演变有关。病变本身是在变化的,加上治疗措施干预这种变化更是明显或加速,如今天看到的是糜烂(浅表的坏死),过几天再做胃镜看到的可能是溃疡(坏死加深成一个小坑),再如,今年看到的是一个良性溃疡,明年看到的是胃癌(溃疡癌变)。严格地说,第2、第3种情况不能算是出错,是疾病自然转归的路径,是医生对疾病认识逐步深入的正常逻辑。防止出错的办法:1.找正规医院有资质医生检查,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检查质量。2.遵医嘱复查,通过复查可以纠正和弥补上次可能存在的漏诊误诊问题。3.如对检查结果存疑及时到上级医院复检。
再针对你的胃病谈谈个人看法。首先问您两个问题:第一、您做了碳14呼气试验了吗?第二、您做活检了吗?
一、慢性胃炎常见病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群感染率非常高。如果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未经规范除菌治疗效果肯定不会理想,并且迁延不愈,最后发展为萎缩性胃炎。二、萎缩性胃炎由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这两种胃炎在胃镜下区别并不明显,除非萎缩特别厉害的,一般都需活检才能得出准确诊断。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只有60%多,并且与取材部位、块数多少有关,第一次活检报萎缩、第二次活检报浅表也是有可能得,不能算是“出错”。三、萎缩性胃炎与浅表性胃炎,在症状上并不明显差异,在预后方面萎缩性胃炎如继发肠化、异型增生则恶变几率要大些,但这是远期的事。
需要纠正您的一个认识,“我现在身体状况很符合胃癌早期症状(上腹部疼痛,饱腹感,食物下不去)”。您这个说法不正确!胃癌早期是没有症状的,这是胃早癌最大的临床特点,所出现的症状都不是早癌引起的而是原发疾病的表现,您所述“上腹部疼痛、饱腹感、食物下不去”在几乎所有胃的良恶性病变中都可能出现,没有特异性,决不能凭这些症状自我判断是或不是早癌。
针对您的困惑,提出建议:胃镜+呼气试验+活检,明确诊断、评估病情;遵医嘱规律服药,定期复查(做胃镜除过当时有点难受并无后续害处,如有必要反复做也没关系);放松心情,避免刺激饮食,卸掉不必要的顾虑(自认为胃癌早期)。此外,关于野猪肚子能否治胃病,本人也听人说过,认为这是民间验方,非正规疗法,建议慎重采用。
